不同的国家形象对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扩大国家在国 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实现国家目标,增进国家利益;负
不同的国家形象对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扩大国家在国 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实现国家目标,增进国家利益;负面不良的国家形象会降低国家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妨碍国家目标的实现,损害国家利益。首次提出“北京共识”这一概念的美国著名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指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拥有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种很好的声誉资本,“声誉资本可以用来降低国际冲突的成本。诚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常常互相冲突,而国家声誉则能使这些冲突的成本呈几何级放大或缩小。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将巨大摩擦产生的成本降低到很小,而负面的国家形象则能使小冲突的成本放大好几倍。内外看法不一致的国家形象。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导致风险的增加”。
由于国家形象对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所以国家形象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实主义创始人爱德华·卡尔在强调国际政治是权力政治的同时,也强调国际政治中宣传、舆论和道德对国家形象的作用和影响。他指出:“政治不完全取决于权力。支配舆论的力量是一切权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国的宣传都极力将自己包装起来,披上所谓的国际原则的外衣。”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从威望的角度研究国家形象问题,论述了威望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他指出,国家同个人一样,本能地追求威望,以便使其他国家对其形成良好的印象。他强调,国家的“一个必需而又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别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形象即使不超过,至少也要真实地代表实际情况。这正是威望政策的意义所在。威望政策的目的就是使其他国家对自己国家实际拥有的权力、或者使其他国家相信、或者要其他国家相信它拥有的权力产生深刻的印象。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有两种:广义的外交礼仪和炫耀武力”。新自由制度主义代表人罗伯特·基欧汉从国际制度与国家声誉的角度研究国家形象问题。他认为,国家参与国际机制,遵守制度规范,就是为了获取好的声誉。好的声誉能够为自身国家带来益处;否则,不好的声誉会使国家付出代价。建构主义奠基人温特从身份、认同与文化认知的角度研究国家形象问题。温特认为,国家间存在着三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不同文化国家之间相互建构不同性质的国家形象:在相互敌对的霍布斯文化中,国家之间倾向于相互建构“敌人”的国家形象;在相互竞争的洛克文化中,国家之间会相互建构“竞争对手”的国家形象;在相互友好的康德文化中,国家易于相互建构“朋友”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国家形象存在的问题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影响国家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实现。对中国来说,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是中国长期追求的重要目标,它能为中国持续、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增进国家利益。
雷默深刻分析了国家形象对中国的重要性和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难度。他指出:“国家形象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假如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许多其他困惑和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雷默认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问题。……就战略层面而言,中国现在首要战略问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台湾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中国的国家形象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国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将决定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国家形象对中国非常重要,但是,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上颇有争议,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褒贬不一,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大多对中国持正面形象,而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持负面形象的比例高。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上评价不高。
凤凰网在2009年对中国的国际形象进行网上调查:您认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调查结果是:认为形象正面,且模式流行化的只占少数4.4%,认为中国的形象逐渐被国际大家庭所肯定的,只占17.7%,但是认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敏感、脆弱,容易被个别事件影响的占63.7%,认为中国国际形象只是经济强国,但是价值观是匮乏的占14.2%。2009年2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39%的受访者对中国持积极评价,同比下降6%;40%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印象,同比增加7%。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评价首次超过正面评价。201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个国家12万民众评估全球20个主要国家,中国国家形象位居世界第五,中国连续3次在世界民众的心目中以客观的正面形象出现。但日本国家形象却从2007年起继续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评估高出了中国多达15个百分点。前六名分别为:第一名日本77%,第二名德国72%,第三名新加坡71%。第四名美国64%,第五名中国62%,第六名英国59%。
除了这些调查结果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评价不一外,西方国际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很多,特别是一些反华势力,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甚至不顾事实,攻击中国,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例如,2008年3月,西藏发生“3·14拉萨”事件,2009年7月,新疆发生“7·15乌鲁木齐”事件,西方媒体蓄意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报道,攻击中国政府的合法行为,支持中国的分裂势力及其违法行为。
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评价分歧大,但是,中国公众对自身国家评价很好,呈现出国内公众对国家形象的“我形象”与国际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形象”的差异。这如雷默所说,“中国的自我认识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二者是截然分裂的”。2008年,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进行专项调查,该项调查是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在中国境内的调查是通过和3200多名成年人的面对面访谈进行的。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民众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非常乐观。将近八成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其他国家对中国怀有正面的印象;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在全球范围内所有接受调查者中,日本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数比例最低,只有14%。这项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经济现状以及中国发展趋向的乐观程度居于世界首位;86%的人对中国发展趋向感到满意,82%的人对中国经济现状乐观,而六年前,这两个比例分别是48%和52%。接受调查的中国民众有55%的人认为,其他国家对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持正面看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