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具体改革措施不能脱离各科研院所的具体情况。在以往的改革中,一些在划入经营性和从事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行列的过程中争议较小的单位,基本都已经转为企业,到现在剩下的面临改革的事业单位中,往往有一
另一方面,具体改革措施不能脱离各科研院所的具体情况。在以往的改革中,一些在划入“经营性和从事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行列的过程中争议较小的单位,基本都已经转为企业,到现在剩下的面临改革的事业单位中,往往有一些简单划入“经营性和从事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后难以得到保障的职能,如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防洪灌溉、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的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内蒙古地质勘查设计院的国有矿藏勘探等职能在我国、在我区是否可以交给市场,如何更高效地完成这些职能。类似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要以对各单位的深入调查、分析和考证为基础。这些单位都是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以往难以解决的以及应该解决却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都集结在一起,必然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改革进行到这一阶段,毫不夸张地说,是进入了攻坚阶段,一定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改革措施,既不能让本可以自食其力却“会哭的孩子”得到免费的午餐,也不能苛求还没有站稳的孩子自食其力。
面临改革的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在调研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事业单位一再强调自身的公益职能,并要钱、要权、要政策,即使是政府和学术界都论证过应该转企的事业单位,也尽量拖延最终离开事业单位队伍的期限;政府则一再强调事业单位的低效、高耗和惰性,并减编、减钱、限增员。这样的博弈在改革过程中是再所难免的,但缺乏广泛深入调研而制定出的具体改革政策中存在诸多不足,无疑会加剧这场博弈的激烈程度。
四、落实出台政策的问题
自治区虽然在推动科研机构改革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性文件,创造了较好的改革环境,但在政策的落实上往往严重滞后。例如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视同缴纳政策,得不到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17、18号文件,特别是自治区政府2001年的92号文件明确规定:“未参加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后从2001年1月1日起都要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2001年1月1日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但在改革中视同缴纳问题得不到认可和落实,各单位和职工应从2001年1月1日起按规定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无法纳入社会统筹已有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给转制院所和职工造成越来越重的负担。这已严重影响着改革实质性步伐的迈出和改革的总体进程。因此,尽快落实改革的政策文件,已成为深化改革十分迫切的问题。
五、改革结果的问题
经历了同样几轮改革的内蒙古科研单位,呈现出不同结果。转制后,有的单位改变了原来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不但经济效益连续数年持续增长,人才队伍得到优化,创新能力稳步提高,而且科技人员收入水平提高,充分调动科技骨干的积极性。比如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2001年在全国省级公路设计院所中率先完成科技体制改革,其更名为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在职职工252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0名。公司现持有国家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和工程测量的甲级资质证书,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以及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也有一些单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单位靠改革前留下的大楼租金过日子,半死不活。连续几年没有任何项目,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事业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了,比如内蒙古石油化工研究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课题组认为,思想不转变是首要问题。很多单位依然想回到计划经济年代,等着“上面”的任务,完成了更好,没有完成也不要紧,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任何压力,思想上不愿意去竞争。其次是领导体制问题严重。虽然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但依然保留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很多单位的领导位子是某些人用来完成自身级别提升的台阶和垫脚石的。这些领导在科研单位工作只是一个过渡,所以就出现外行指导内行,得过且过的情况,致使很多单位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一次又一次的沉沦下去了。所以,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些“次代”问题。
六、科技投入的问题
科技进步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产生及扩散所具有的乘数效应可放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对科技投入、制度创新和文化转型的热情和动力。科技进步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在这对矛盾关系中,科技进步是生产力的高级因素,科技研发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我们课题组对全国科技指数分析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五年来“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不断提升,从2003年的全国第十九位,到2007年的全国第九位。说明这几年内蒙古的科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确实使得内蒙古的科技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之所以进步快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基数低。无论是“科技活动投入指数”还是“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内蒙古一直处于全国的末流。再有,“高新基数产业化指数”和“科技错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一直在全国的中下游徘徊。另外,从图1、图2中可以看到,1995年至2006年这十二年中内蒙古地方财政支出中科学事业费从8607万元增长到21354万元,增长了2倍多。但是从科学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却是从0.842%降为0.263%,降幅为3倍多。这些数据均充分说明内蒙古近年来对科技投入不足对科技投入方向不合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不应该是空话。对科技的投入不足势必会导致科学事业发展出现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今后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尤其是对内蒙古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确保对科技的投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七、深化科技事业单位
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温家宝总理说:“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才能找到自己的源泉。”这说明了科技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是科技事业的根本。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推动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2006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两个事件标志着内蒙古科技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到了深入阶段。那么内蒙古科技事业单位改革改向哪里?采取什么方式?改革采取的速度怎样?改革的受益者是谁?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