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模型研究(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赵中建 发表于:2013-03-09 18:37  点击:
【关健词】土地流转;乡村景观;模型
④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出现的垦荒和后来的抛荒都带来不小的乡村景观空间变化。垦荒的结果是将乡村空域中未纳入土地承包范围的滩涂、沟岔、道路、水渠等被村民自发地进行了开垦用以农业种植。而后者则是将地块细小的耕

  ④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出现的“垦荒”和后来的“抛荒”都带来不小的乡村景观空间变化。垦荒的结果是将乡村空域中未纳入土地承包范围的滩涂、沟岔、道路、水渠等被村民自发地进行了开垦用以农业种植。而后者则是将地块细小的耕田、自留地等废弃不用或采用栽植林木、放牧等无人值守的耕种模式。结果使得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荒芜化特征。而有的乡村因劳动力外流和村民自然死亡甚至呈现出衰败特征,乡村景观正退化为自然资源。
  3.2 乡村聚落形态与乡村庭院景观途径
  乡村非农用地的流转突出表现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内部流转。其中又以宅基地流转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的宅基地流转规划和监管权多在村集体,流转速度较慢,村落外延拓展缓慢,新居多在老宅基址上翻盖建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户的增多、村集体的管理职能的逐渐弱化,乡村宅基地规划和管控效度降低甚至失灵,乡村宅基地增量多以占用自家自留地等离村落较近的耕地为主,年轻居户的房屋多在村落的外延,并逐步向外拓展。在一些资源点附近的村落,房屋建设多依资源而建,或沿街道、河等呈线性分布,或者散落乡间,成为资源诱导型新城镇的雏形,乡村聚落形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庭院景观差异化增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乡村庭院的储藏、种植、养殖等经济功能都在逐渐减弱,但这种变化因住户的意识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差异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经济条件优越的住户拥有更多的住宅或“类城化”住宅,庭院更多追求安全、卫生、美观、便利,家庭生活设施电气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经济条件差的住户因平均的生活成本提升和收入下降、劳动力弱化或丧失而生活困难,庭院景观功能逐步退化,成为赖以生存的栖身之所。
  而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受到城市吸附效应的影响,土地流转主要是以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收进入一级土地市场形式展开。基本模式是先从行政区划上划归城市区县管辖,然后借助城市交通、河流等快速通道,以工业园、科技园等经济项目和城市公益用地等形式征收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廉价而又有效的主要途径。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村镇的大部分或全部土地被流转入城市,彻底完成乡村向城市的物质转变。乡村庭院景观的建设已经难觅田园属性。
  3.3 乡村产业调整与乡村旅游景观途径
  传统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空间单元,乡村景观也被看作是农业景观。就改革开放30年的乡村产业而言,基本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乡镇企业兴起、发展和壮大时期。这一时期的乡村非农土地流转的主要去向是企业建设用地。这些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大量出现增加了乡村空域的第二产业比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地兼业的机会的同时,也改变了乡村景观的性质和类型,同时也让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城市性;二是乡镇企业倒闭、“农民工阶层”出现、发展和壮大阶段。昔日带有工业色彩的乡村景观因乡镇企业的大量倒闭而显出破败而失去生机。种地收益急剧降低甚至是负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机会,引发“抛荒现象”,留守乡村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一时期乡村景观呈现由工业色彩乡村向传统乡村退变的趋势;三是农村税赋改革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抛荒现象,并出现以企业化运作的规模化新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逐步展现。在离城市较远的传统乡村区域,多以规模种植、养殖、畜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以此建立初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非弄劳作体系,快速构建成新乡村景观。而在城市周边地区,则依托城市旅游市场,大力开发种植园、采摘园、民俗风情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快捷的交通、田园风光、绿色食品、农家习俗成为一些村落的支柱产业,最终形成服务型新乡村景观的模式。 3.4 乡村人文景观与乡村文化经济途径
  乡村土地流转并未直接带来乡村人文景观的改变,而是通过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劳动力,使他们从传统的农民、兼业农民转换成非农劳动人员。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和乡村间的摆渡加速了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对乡村的负面评价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一些长期在外的务工人员在城市购置房产和产业长期定居城市,客观上造成人才外流;而大部分则需要继续回到乡村进行房屋安置。这些从城市归来的本土乡民带回来的不但是金钱,同时还带回来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电子产品等城市生活元素,成为构成当下乡村人文景观的新鲜要素和主要内容。长期以来,民俗、民艺的传播依靠代际间的口传身授,而这种方式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好转,老人仍旧保持了传统的乡村田园文化,而这种存在于老居民之间的民艺民俗,有的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得到有限传承,但更多的将随着老人的辞世而逐步消亡。年轻一代在义务教育和电视、广播、互联网、微博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下,逐步重新构建乡村人文景观、人际关系与道德观念。文化经济是被用来描述因为文化和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以经济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形态,或者是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就目前乡村文化经济来看,主要是依托乡村田园生活、生态农业、饮食文化、自然环境建立的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其次是乡村民间艺术团体以及民间工艺品加工为主的民间艺术文化经济,近年在一些新型乡村也逐步出现了以科技农业示范为主农业科学文化经济。而这些乡村文化经济的建构都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做物质支持。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农田景观、土地斑块、聚落形态、庭院景观、产业调整、旅游景观的影响并没有先后和主次关系。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大系统,不同时期、不同空域土地流转的程度、层次和性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如果说上述影响可以被看作是对乡村物质景观影响的话,那么对人文景观影响是间接表现出来的,是对物质景观影响后的文化反映。这正印证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落后于经济而发生变化,也可能先于经济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
  [2] 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
  [3]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