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女性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女性色彩以及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潮流。后殖民女性主义是将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使文学批评领域更加丰富多彩。后殖民女性主义运用女权主义来解读第三世界女性话语权问题,在研究第三世界女性问题中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的意义。
《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一部反映异质文化下女性抗争的作品。它讲述了三代女性截然不同的又一脉相承的命运和故事,是一部两种不同文化交织并达到融合的小说——即传统的中国文化包括封建文化以及崇尚自由和自我的美国文化的融合。小说中接骨师之女宝姨在中国封建文化中深受夫权,父权等男权思想的压迫。宝姨由一个独立的、有学问的、曾经被当做“儿子”一样抚养的女性变成了一个面目丑陋可怕的失声哑巴。而茹灵被迫离家,在美国人开办的福利院里过着孤独的生活。母女两个的命运无不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此外茹灵和露丝母女在美国异质文化生活环境下由于语言文化以及种族的差异,不同程度上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一、母女三代不同概念下的“失语”
近百年来,东西方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西方人对中国人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中国人落后而愚昧。所以中国的女性在西方的文化中被边缘化,很难找到自我。 《接骨师之女》中的三代母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分别在生理上和精神上不同程度的丧失了话语权,经历了被“他者”化的痛苦与折磨。
1. 宝姨的“失语”
小说中的接骨师之女宝姨是茹灵的母亲。她从小聪明、伶俐、能干、思想独立、读书识字,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女性,而正是她的这些特立独行不溶于那个时代,造成了很多悲剧。宝姨在结婚的当天父亲丈夫双双丧命,吞墨自杀未遂的宝姨丧失了说话能力,容颜尽毁,以茹灵保姆的身份住在刘家,经历了生理,精神,以及感情的多重压迫。
宝姨的“失声”有三层含义:第一,“失语”体现在身体的残缺上。吞墨事件使她永远无法开口说话,无法用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她的“失语”表现在失去自己的身份地位上。 宝姨不能以刘家儿媳的身份生活在刘家,不能告知亲生女儿自己的身份,心甘情愿的成为刘家的下人——茹灵的“保姆”,这是自我地位身份的“失语”。第三,她的“失语”体现在精神上。没有说话能力,没有身份认可的宝姨经历了一个母亲所能经历的最严酷的考验。她被剥夺了“话语权”,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宝姨发出的声音,包括她自己的亲生女儿。最终宝姨被迫用自己的死来告诫女儿所犯的错误,她经历了“精神”失语。
2. 茹灵的“失语”
茹灵虽然没有像母亲一样成为哑巴,但是她作为生长在封建社会下和异质文化下的女性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语”。
首先这种“失语”体现在身份的缺失上。小说开始就提到“宝姨,我们到底姓什么?我一直想找回那个姓氏。快来帮帮我吧”。茹灵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在母亲宝姨告知身份后又由于种种原因被赶出家门,缺失家族身份,遭遇的是“身份失语”。
其次这种“失语”体现在异质文化下与他人无法交流上。茹灵移居美国后,由于英语不好以及文化差异与周围的人无法顺畅交流。茹灵与自己的房客、女婿、外孙女、妹妹、甚至是自己的女儿都无法沟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比如每当遇到什么事情茹灵都会求助于沙盘和宝姨,借助于宝姨的灵魂来说话,借助于宝姨的灵魂来做决定等等,这些行为很难让那些身处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人理解。这种概念下的“失语”是文化冲突所导致的。
再次这种“失语”体现在茹灵晚年的“痴呆症”上。茹灵到了晚年,很多事情变得糊里糊涂,记忆力下降,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一方面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茹灵下意识选择的对异质生活的一种“逃避”。无法沟通的高灵、露丝、女婿和外孙女等等,让她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这是另一种“失语”的表现。
3.露丝的“失语”
“八年以来,每年八月十二日起,露丝﹒杨就开始失声,说不出话来。”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露丝有意选择“失语”。露丝在别人看来是个成功而独立的美国女性,但事实上她也是个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第三世界女性,在美国这样的地方同样被边缘化。她缺少对自己的肯定,缺少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对爱情不够确信等等都是其被边缘化的表现。
除此之外,露丝的失语还表现在其职业地位上。露丝是一个作家,但是她的工作并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是帮助别人写书,传达别人的思想,甚至在帮别人写书时还会遇到沟通不畅等等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来,露丝已经融入了美国社会,但事实上露丝没有“职业话语权”,仍然是被边缘化的女性,遭遇的是“职业失语”。
4. 三代母女相互之间的“失语”及沉默
小说中对三代母女之间的“失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失语”首先体现在宝姨和茹灵之间的沉默上。宝姨是个哑巴,无法用言语与茹灵沟通。在女儿选择嫁给张老板儿子的时候,宝姨选择了用沉默和死亡的方式与女儿进行对抗。而茹灵和露丝之间的沉默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露丝不想与母亲沟通,把心里话都写在日记上等等。三代母女之间在处理矛盾时都不同程度的采用“沉默”这一方式,这是代际间的“失语”。
二、异质文化下华裔女性的“声音”
1. 自我身份的重构
茹灵在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时,曾经亲手写了一部记录自己家族历史的文稿,让“过去”
永远的存在下去。茹灵对过去的描写打破了美国社会中华裔女性的沉默。而对于家族和民族历史的追忆正是茹灵寻找自我身份的一个过程。自己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不能忘,所以她用别人不熟悉的自己民族的文字重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