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点上。社会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后,过渡到称之为体验经济的时代,顾客对体验越来越重视,物质需要逐渐被精神需要所取代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员工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越来越重视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由此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智力与情绪管理的竞争。研究情绪资本的特性、培育和激发积极正面的情绪资本、消除和化解消极负面的情绪资本,是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应用中的一个新视阈。
情绪资本:深化认识人力资本的新范畴纵观现代经济发展和科学管理出现的新态势,企业所关注和拥有的资本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资本的范畴,人们在新的领域里探索和研究如何创建两项至关重要又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资本:即情绪资本和知识资本(也称为智力资本)。在管理实践中,对于员工的智力资本和情绪资本的重视,也愈益呈现出一种交织互进的趋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是脑的引擎。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深化和拓展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情绪资本”这一新范畴。
所谓情绪资本,是指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实现价值增值并激发人积极行动的情感、情绪和信念等方面的价值存量。它是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指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的和社会的)相联系的、具有特定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①生理激起、表情和内在体验三种成分的共同活动构成完整的情绪过程。相应地,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和内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即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的感受,比如对品牌、服务、信誉等的认识;内在情绪资本则主要指企业内部员工的情感体验与忠诚度。存在于企业员工内心的情绪资本,其实质就是外在顾客心目中的品牌价值的企业内部化。20世纪的管理学大师,从泰勒到福特,从戴明、克劳士比到汉默乃至汤姆·彼得斯,他们的工作风格虽各有不同,但却同样运用了知识来经营事业。然而,21世纪的管理需要的是超越他们知识的一种新动力,即为了实现高效智力资源的管理,就必须创造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不断实现情绪资本的增值。对现实中的顾客来说,选择的唯一差别在于某个品牌旗下人员的风格、特色以及服务水平。我们也因而看到一些新观念的诞生,例如以情绪(情感)为基础的“体验型经济”,还有以知识(理智)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结合上述两种观念而成、如今广为大家接受的“一对一营销”②。
我们之所以强调“情绪资本”这一新范畴,是因为它是人力资本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在过去却是被人们所忽视的。人力资本理论是情绪资本理论的基础,汲取人力资本的
收稿日期:2012—05—10
作者简介:冷元元,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生(武汉43007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郑州450011)
理论和经验,有助于情绪资本理论的构建和研究。一般来说,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根本特征是人具有的生产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的获取需要发生成本(如健康保健、教育培训成本)。而情绪资本则体现在它可以激发人们生产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不同组织中,大部分的组织都有自己专业化的情绪劳动的表现,演员、教师等高情绪劳动的表现就更不同于一般的一线员工的情绪劳动,其情绪资本的功能表现极为突出。对于劳动者和企业来说,这种情绪劳动的专业化意味着,劳动者只有进行一定的专业化情绪训练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企业的成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个体的专业化情绪训练看作是专业化的投资,只有经过这种专业化的投资,个体才能获得进入特定专业化组织的资格,其性质与专业化教育投资类似。
在舒尔茨、贝克尔等人的推动下,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对于情绪资本却研究甚少。情绪之所以成为情绪资本,它是在情绪成为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手段后演变而成的。具体而言:第一,情绪本身通过人的情绪、情感等运作能够激励人们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第二,情绪成为资本,其运动形式符合资本运动的总公式。马克思指出:“‘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③资本的总公式是指这个由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的公式,包括了一切资本的运动形式。情绪资本的运动形式同样如此。比如人们对于品牌的重视,勾起消费者收看及购买的欲望,这就是人们潜意识的情绪与渴望,这些消费经验都是无法以理性来分析,但它却在消费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无形资本就是情绪资本。第三,情绪资本的形成和自行增值有其投入和回报的过程。情绪资本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培训来开发,这种情绪是经过个人和企业进行投资从而受到教育的结果。同时情绪资本具备主观的特性,无法具体衡量,因此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如焦虑、失望、不满等会在员工内心潜藏,形成灰色的情绪,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如果处理得当,情绪资本就能够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的使用智力资本,这种回报大大超过情绪资本的投资。因此情绪能够成为资本,能够使商品价值在运作中自行增值。正如马克思所说:“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④ 人力资本应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体力资本、智力资本和情绪资本,其中智力资本是主体和“路轨”,体力资本是基础,情绪资本是“神经中枢”,三种资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本大系统。对于三者中任何一方处置不当或缺乏正确协调组合,都会有碍于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离开情绪资本,其他两个资本就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优化发展下去。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体验意识十分突出的时代,积累外在和内在的情绪资本乃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情绪资本是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资本概念,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及其对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的深远影响在日益增大。现今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向以消费为主的体验社会转型,情感是消费行为背后的契机,开发情绪资本成为企业最大的挑战。根据商品的科技与知识含量的高低,可以把商品划分为“劳动性商品”、“技术性商品”和“知识性商品”。作为一个过程,商品的品质将从主要关注其劳动的内含量发展为关注其科技含量。⑤商品价值的增值将主要地在知识创新活动中产生,知识(智能)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而成为创造价值的巨大源泉。情绪资本则是让员工达到最佳状态,不断运用智力资本进行创新,从而培养和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乔治·洛文斯顿说:“大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是自发进行的,而不是有意识地思考。大脑中的活动大都是由感性引导的。”⑥随着智力资本逐渐取代货币资本成为企业增值的源泉,情绪资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情绪激励提高人力资本,愈来愈受到企业的重视。(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