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着陆”中的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估算(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张鹰 发表于:2012-09-28 22:51  点击:
【关健词】资本外逃;规模;软着陆;预测
本文在梳理了资本外逃相关理论后,认为资本外逃或者是试图将其资本转移至国外私人产权保护程度相对较高的地方,或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策和管理政策上存在的差别待遇使国内投资者的风险高于非居民,或者是国

  本文在梳理了资本外逃相关理论后,认为资本外逃或者是试图将其资本转移至国外私人产权保护程度相对较高的地方,或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策和管理政策上存在的差别待遇使国内投资者的风险高于非居民,或者是国际资产组合策略的需要, 或者是对政治或金融风险、赋税加重、以及资本管制加强、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恶化等而做出的迅速反应,或者是为了刑事犯罪贪污腐败的逃避,从而采取各种非正常的方式,在不受本国货币当局控制的金融资产和收益的约束下,所推动的资本流出。本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资本外逃的原因,并强调了方法的非正常性,不一定是非法的。可以较好的回答为什么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会出现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外逃,外逃的资本为什么又愿意“返程”这样的经济悖论。
  三、“软着陆”中的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理论估算
  当前中国资本外逃规模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进行分析。首先是通过一些研究机构或个人的相关调查结论,从定性的角度,大致观察中国资本外逃规模;接下来是通过国内学者已有的定量研究结果,通过平滑处理后,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前一阶段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定量分析结论;最后是作者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的平滑值对现阶段处于“软着陆中的”中国资本外逃规模所作的估算。
  (一)研究机构或个人关于“资本外逃规模”的相关调查结论
  下面的调查结论只与资本外逃规模相关,当然并不能直接说明其规模,仅希望通过对以下材料的了解,从几个侧面感知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严重程度。
  1.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公司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该报告(有效样本量2600 余份)显示,“2011年,中国拥有可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主中,近30%已完成投资移民,另有47%正在考虑移民。”、“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向境外投资移民人数出现快速增加。以美国为例,中国累积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73%。”、“调研中发现,约45%的高净值人士表示取得投资移民身份后,如何进行双重身份下的税务规划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
  2.盖洛普网站报道。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和最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网站日前公布了一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想要移民到美国的人有2200万人,居全世界之首,大约涉及120亿美元。(盖洛普网站,2012年4月23日)
  3.胡润百富发布的《中国奢华旅游市场白皮书》(2012)。“中国富豪1/3有海外资产,六成考虑移民”、“根据全球最大退税机构(Global Blue)数据,中国游客消费2011年再次位列全球游客免税消费的第一位,占20%,较上年上升18%。”、“ 相对全球水平,中国游客花费的增速是全球增速的2倍。”、“海外资产平均约占总资产的19%。中国高端消费者海外投资标的以房地产为主,其次是外币存款。”
  4.《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2008》和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腐败资产外逃”的研究报告。据上述两个报告中共同引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18000 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
  5.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据该刊报道,自2000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公安部组织开展追逃专项行动以来,至2011年,检察机关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8487名,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的其中5年的缴获赃款赃物金额,就达到541.9亿元。然而学者们认为,滞留境外的贪腐官员保守估计仍有一两万人,携带的资金不下万亿元。(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2.6.5)
  6.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微博。该微博透露说,“浙江有关部门统计:全省1000万元注册资本以上的企业主,已经有24%办完国外移民手续,正在办理的有32%。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浙商已经不是浙江人!”而截至2011年,浙江省民营经济总量将达到19872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012.6.1)
  (二)关于“资本外逃规模”的国内定量研究结论
  资本外逃规模的估计方法,同估算者对资本外逃所下的定义相关,同对统计资料的获取和利用方式相关。因为资本外逃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易统计,其中一些相关统计资料又难以获得。所以对资本外逃不同的解释,能够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不同,采取的估算方法就会不尽相同。因此要想准确测算资本外逃的规模,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
  1.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下资本外逃规模的估算模型。目前对资本外逃规模估算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即直接估算法、间接估算法和混合估算法。(1)直接测算法是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采集数据,所以通常又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法 (BOP Accounts Approach), 是把在官方国际收支统计中未能记录的资本流出视为资本外逃。卡丁顿最先使用了这一方法,其基本测算公式是:资本外逃=短期私人资本流出额+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净误差与遗漏” 。我国不少学者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进行了调整。任惠把直接法的测算公式调整为为:资本外逃= (净误差与遗漏- 统计误差) + (贸易信贷- 来料加工贸易统计误差- 正常的贸易信贷) + 进出口高低报渠道的资本外逃。(任惠2001)(2)间接测算法又称余额法或剩余法,是由世界银行(1985) 首创,是为了提高对于资本外逃规模测算的准确性,西方学者针对直接测算方法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另外一种测算资本外逃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一国正常的资金来源扣除合法的、正常的资金运用,剩余部分即视为资本外逃。由于直接法主观性较强,且正常的资本外流数据难以统计,所以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操作性较强的余额法。在我国的运用中对一些指标有所调整。(3)混合测算法是由杜利(Dooley,1986)率先提出,其具体测算思路是将资本外逃视为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未反映出来的该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根据这一界定,混合测算方法首先将可以识别的资本外流部分加总,得出一国对外债权总额,然后从中减去“正常的”对外债权存量的变动数,即为资本外逃的数量。杜利认为,向国内官方机构报告投资收益的外流资本不应该被视为资本外逃,因而应将其从资本外逃的测算中减去。这种测算方法实际上混合了直接测算方法和间接测算方法的基本思路。 2.我国学者对资本外逃规模估算的部分研究结果。由于我国资本外逃规模估算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前后,所以本文收集了2000年前后我国部分学者或用直接法或用间接法或用混合法(大多数学者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调整)对我国资本外逃规模进行的估算,并且作者根据其中1987-1997年的资料作了平滑处理,详情见表一。尽管各种算法的结果,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从1982到1999年,总的来讲资本外逃规模在不断加大,而且上升速度很快。(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