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想取得长远的效果,就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是事件、人物设置不同的议题,专项化、常态化的教育才能激发高校学生对校园学生生活的热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4、交流议题、创新方法
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直线传播模式。改灌输方法为双向互动方法。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满足大学生受重视、受尊重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员应该多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减少传授说教的姿态,多与大学生摆事实,少直接下结论,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理解,探究得出结论,结论也不一定唯一的、封闭的,开放式的结论更能留给大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
5、传播议题、扩宽渠道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台、校园论坛、微博、微信、贴吧等进行传播。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捷、互动性强的特征,可以通过讯息、评论、图片、视频等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报道。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要有效遏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话语失衡,这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等,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之具备对新媒体负面信息的分析和评判能力。[4]只有高校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才能形成核心价值观和具有特色的主流健康的传播阵地,只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媒体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 旷芳.“议程设置”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贵州:毕节学院学报,2009(10)72-74.
[3] 张晋升.从交互主体性看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践意义[J].广州:暨南大学学报,2002(5)74-78.
[4]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