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胡建 发表于:2012-04-20 14:37  点击:
【关健词】中国;外交思维;“积极作为”;公共外交;理性介入
2.开拓经济外交新路径,善用经济能力。经济外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外交更为各国所重视。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不断调整经

   2.开拓经济外交新路径,善用经济能力。经济外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外交更为各国所重视。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并在变化中不断调整经济外交的策略和思路,使中国的经济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呢?
   一要继续发挥对外援助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重点是择优援建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志性、民生性、公益性项目,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派遣医疗队,扩大人才培训规模等,以人文外交促进经济外交,以经济外交推动人文外交,形成互动作用。 二要推动更多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合作。这是当今社会形势下经济外交的重中之重,因为经济外交不仅要给被援助国家以资金和物质,更要给被援助国家以项目与技术,使其能够尽快从输血转向造血,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同时,中国通过扩大对外投资,也能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联系。一方面,要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给予这些国家较大的税收优惠,增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感情,并赢得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和外交关系中对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提升出口产品的档次,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四要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多边和区域合作。在国际经贸组织和多边机制中,中国要善于发挥经济大国的地位与作用,尽最大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维护欠发达国家的利益。要通过这样的工作,提高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
   五要提高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近一段时间以来,中东地区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和变化,中国也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因此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否则经济外交会陷入被动。
   六要为欠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智力援助。在对欠发达国家提供帮助中,一定要把提高这些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帮助这些国家建设学校与科研机构,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教育培训等。同时,要帮助这些国家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开阔眼界,转变观念。
   3.围绕“国家利益”发展公共外交,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自从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软力量”理论之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支撑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基础。软力量,主要是相对于军事打击、经济制裁等硬力量而言的,是一种在国际政治中吸引他国和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小约瑟夫·奈认为公共外交实际上是软力量的一种运用办法。他详细列举了1883年法国尝试建立法语联盟、一战中各国设立宣传办公室以及冷战中国际广播的作用来显示公共外交在软力量使用方面拥有的悠久历史。[2]即便在冷战时期,也存在两种运用软力量的思维。“强硬派”主张直接宣传,通过“自由欧洲电台”等载体,甚至增补或者删改好莱坞的产品,将其全部塑造成有效的宣传手段;而“温和派”认为软力量的使用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他们主张使用具有“滴水穿石”效用的文化外交载体,如艺术、书籍、交流和教育等手段,通过长期影响来改变其他国家的价值观乃至政治体制。
   随着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相对滞后。中国商品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文化产品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中国制作的电视剧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但电视剧进出口比例是15:1。相比之下,美国电影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7%,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90%以上的份额。[3]中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如果寻求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民间社会对中国立场、中国声音和中国价值的理解甚至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显得异常重要。
   目前,中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各种文化交流机制。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外交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而继续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开拓方向。中华文化拥有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应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共通共鸣之处,进一步丰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等理念的时代性和世界性。
   专门针对民间群体的公共外交是增进互信、消除误解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对传统政府外交的有力补充。在一个全球公民社会不断兴起、网络传播不断普及的时代里,加强对外国公众的外交,获取外国公众的正面观感,并使外国公众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往往能达到政府间外交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公共外交正是我们国家过去比较薄弱甚至比较陌生的领域,需要我们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去加强。作为一项主要针对他国普通民众的外交活动,公共外交的本质就是通过影响社会,让社会去影响政府。因此,公共外交往往需要长时间积累,需要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
   4.重视民间智库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多边峰会以增强国家话语权。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外交智库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隶属于政府部门。这些智库在参与公共外交时,难免带有官方色彩,难以充分实现“心灵对话、情感交流”这一公共外交的核心宗旨。给予民间智库更大的发展空间,鼓励涌现出更多的民间智库,使这些从民间涌现出来的机构在公共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今后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外,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峰会以增强国家话语权。多边峰会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突出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多边峰会具有其他外交方式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与战略价值,更能满足新时代国际关系对外交的复杂要求。2011年三场重要的多边峰会中,各方围绕不同议题与领域复杂博弈、激烈较量,中国的多边峰会外交有声有色、可圈可点。当前正处于国际及地区秩序新旧更替之际,世界处在“多事之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中国外交顺势而为、稳中有进,中国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审时度势、深思熟虑、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发展中世界大国”新形象。2011年的三大峰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全球治理与针对全球性问题的,如G20;第二类则是地域性的,地缘经济与政治色彩浓厚,如APEC之亚太、EAS之东亚。亚太或东亚是新的世界地缘重心,也属于中国外交的周边范畴,这表明中国的多边峰会外交越来越与周边外交交织重合,周边的多边峰会明显增多,而周边地区又是大国云集之处,故周边外交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并将更加难以协商。积极参与多边峰会不仅能够塑造国家形象,更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与地区秩序建构中取得主动乃至主导权。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