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作为”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明智选择
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版《中国外交》白皮书中,连续使用多年的中国外交文本概念“有所作为”首次被“积极作为”所取代,表明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政府确立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指导方针发生了部分变化。新时期的中国国家利益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国内、国家—社会和经济—政治等二元边界,因此在量力而行与统筹兼顾的前提下, “积极作为”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明智选择。在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动中,中国外交将逐渐从主要应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转到妥善处理中国外部影响上。中国在外交思维上应大大方方地展示强国形象,以自信和负责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场合中,既不能骄傲自大,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不可过于扭扭捏捏,独善其身。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化,客观地看,只有同时照顾到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大国的双重属性,才能真正反映当前中国定位的实际。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全面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近代外交史告诉我们:老二很难当,因为老大防范你,老三老四嫉妒你。20世纪三个老二下场都很惨——德国、苏联和日本。通俗地讲,中国进入了一个“将起未起”的阶段。当下的中国,人家既警惕害怕,又不接受。所以,身处这样的“成长烦恼期”,未来的中国外交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将面对巨大的挑战。
回顾2011年,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与市场萎缩正在引起部分国家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传统安全领域中,中国领土、领海主权争端正朝复杂化、尖锐化方向发展;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海外公民及资产安全、海盗、走私贩毒等问题不断升级爆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更为紧密,“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主义威胁依然存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一心埋头干好自家事”的思维,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韬光养晦”显然已经不足以包纳和支撑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显著改变,中国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同时使外部世界对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免于恐惧。应当以“积极作为”的姿态理性介入全球事务,在各种复杂的外交困境和挑战面前,更为重视有想象力的斡旋方式和巧妙想法,避免陷入强硬而简单的对抗。
二、塑造 “和谐世界”的外交价值目标
在发展对外关系的实践中,“互利共赢”的外交原则使我们得以轻松自如地与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政治力量打交道。但利益均沾的理念可以暂时满足现实利益,却使更具价值的战略目标合作受到了矮化,无法展示我们的外交灵魂、外交思想,更无法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整体看法。我们应当直面中国急需增强价值观外交的现实,敢于展示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中国式价值观外交。这需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外交去与世界打交道,让世界发现中国人文精神的力量。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倡导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引领全方位外交取得了新的实践进展,也为我国外交价值理念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石。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首脑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当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和谐世界思想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文化的精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未来社会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主张各民族实现独立自主,在国际关系中倡导“道德和正义的准则”,[1]这也为和谐世界思想提供了基础。和谐世界思想是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和谐世界”的价值观念也符合以《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精神。《联合国宪章》规定各成员国主权平等,须“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在解决经济、社会、文化及有关人类福利性质等国际问题上进行合作。和谐世界思想主张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权威和作用,符合国际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的趋势。
“和谐世界”的外交价值观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发展性。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以尊重各国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保障,以对话合作为手段,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改革、创新国际机制和融入国际秩序为途径,以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为目标,为增进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福祉而与国际社会加强交往、深化相互关系。和谐世界思想并非寻求天下大同,也不意味着世界将成为没有矛盾与冲突的“世外桃源”,而是强调不同文明和谐共生,各种矛盾与冲突得到有序化解,世界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能够长期延续,人类发展的成果能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
三、中国外交战略与策略的“积极作为”
1.制定统筹全局的外交战略规划,完善协调各方的机制。首先,须制定统筹全局的外交战略规划。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并将之转化为外交工作的资源,特别是要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积极外交”战略。着眼全局而非局部,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强调方向而非方法。处理国际事务时,加强战略思维要求,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面对世界舆论对中国的种种期待和误解,妥善管理和引导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合理预期,尽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其次,要完善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要统筹兼顾好官方和非官方的优势和积极性,尽可能避免国内与国外两种声音、两个口径的悖论。要处理好国家统一性和社会多样性的矛盾,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对现行的传统外交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按照外交的职能对各个涉外部门进行改革和重组,归类合并,形成开展“积极作为”外交和公关外交的强大合力,共同服务于外交工作,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