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使全球经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有分析人士就此认为经济衰退已经触底,全球经济正在步入复苏性增长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即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二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综观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出版业发展格局与形势,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难得机遇。以此为契机,本文将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机遇和对策选择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一)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
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的振兴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该规划为出版业破解深层次的矛盾,推动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为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总署于今年1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提出了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4月,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要求各金融部门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该指导意见出台后,文化部等部门也都表示,将会出台一系列落实政策,包括研究制定专门针对中小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重点关注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等工作。
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推动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目标。在2010年1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柳斌杰表示,在未来10年内,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是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在4月成都举办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再次以“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作为主题举办了“中国出版发展论坛”。论坛就推动建设新闻出版强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动新闻出版强国建设已成为与会共识。
《文化产业振兴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新闻出版强国”目标的提出,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为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也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二)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为出版“走出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动力
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攻坚年,而2010年则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决胜年。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不断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上升,这为新闻出版产业实施战略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4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非公益性地方和中央新闻出版单位转制的时间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次对新闻出版单位转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到2010年底我国将全面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转制任务。非公益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市场主体,必将能极大地调动其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闻出版单位转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9年底已经有467家出版社完成或者正在转制,已经组建29家出版企业集团公司,出版、报业、印刷、发行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9家[1],联合、兼并、重组、上市等资本运营手段已经全面进入新闻出版行业,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突破区域和行业的限制,实现了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必将加速,一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出版骨干企业必将脱颖而出,一些中小型出版企业将会走上“专、精、尖”的发展竞争之路,我国整个出版产业格局由此得到进一步优化。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为出版企业解除了制度上的束缚,使其“轻装上阵”,这一方面有利于出版企业迅速培育构建其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出版真正“走出去”到国际市场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动力。
(三)全球出版业格局调整,中国出版赢得重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行业无不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出版发行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因销量下滑、市场萎缩、融资困难等原因,欧美出版发行巨头不得不以裁员、歇业、压缩规模等应对危机,这导致了欧美等国出版发行行业整体的萎缩与萧条。然而在全球出版业一片萧条之际,我国出版产业却呈现出了逆势增长的良好态势。据初步统计,与2008年相比,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图书销售增长20%左右,新媒体出版增长42%左右,投资总额增长35%左右[2]。从国内外出版业发展态势看,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版强势出海正面临着一个良好的机遇。中国出版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跨过国际出版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参股、注资、合作、收购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办厂、开店,实现中国出版企业在境外落地生根。
全球出版产业格局调整的另一个表现是中国出版开始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负责任的表现,以及“中国因素”在处理国际事物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出版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2008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举办的,中国有108家出版社参展,展品达到5300多种,版权输出1092项。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书展,中国参展团的不俗表现使参展团获得了2417项版权输出,创历史新高[3]。 200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共与30个国家、110家出版机构签订360项资助协议,涉及20个语种、529种图书。该计划的“加强版”——“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虽在2009年刚刚起步,但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在这两个工程的带动下,各成员单位全年共向海外输出版权2101项(不含向港、澳、台地区输出),比2008年增加了65%[4],各项指标均创新高。中国图书版权的大量输出对中国出版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是对中国出版能力的肯定和对中国出版的重视,另一方面它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出版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必将使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版“走出去”更加稳健和顺利。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