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教协同下肿瘤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 王晓莉 鞠云鹤 蒋 发表于:2015-11-18 11:32  点击:
【关健词】医教协同 肿瘤学专业 学生培养
 摘 要:目前,多方面原因导致很多学生理论水平好,但临床实践能力较差。通过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这有利于加强和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的建设和整体水平,也有助于扭转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被动局面。由于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非常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肿瘤专业临床医学人才,该文探讨如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肿瘤专业临床医学人才。因肿瘤诊治的特殊性对肿瘤学专业医学生进行多学科综合观念、综合思维和比较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临床思维培养以及培养肿瘤专业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c)-0255-02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从2015年起,国家将大力推进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的有机衔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5+3”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现了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无缝对接,即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学人才,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有助于改革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1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现状及意义
201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系统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新指导意见体现了近几年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总结和提升。以“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有助于培养更专业的人才队伍。据统计,我国执业医师中多数都未接受过住院医师标准化、规范化培训。在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医学生理论水平较高,但临床实践能力较差,导致许多医院对他们进入医院后工作能力的不信任。
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社会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肿瘤专业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挽救和延长他们的生命。以“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还有助于新医改规划中的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分级诊疗难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经过标准化、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另外,“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对于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也具有示范意义。教育改革是一项基础性改革,涉及复杂利益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由教育部门单独完成,必须内外协同、系统推进才能形成合力。明确“医教协同”后,医院方面也应为医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独立执业能力。
2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下的医学教育改革
2.1 临床医学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为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合格医师,因此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点[1]。临床思维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逻辑等多种思维的结合,也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肿瘤学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肿瘤学是医学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此外肿瘤学的知识内容与许多学科内容相互穿插、相互联系,如: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等,所以肿瘤学的临床诊疗必然会涉及诸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2]。但是,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已逐渐具备了自己独特的专业内容和临床思维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肿瘤学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肿瘤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及判断等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出能够独立处理肿瘤学领域常见病的具有高水平临床工作能力的临床医师。
分析和综合思维是临床思维的基础。在对肿瘤学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一种疾病时,都会有意识地对讲授内容分解并综合,让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具体分析得到综合的判断,形成连贯的思维模式。目前,肿瘤作为全世界未攻克的难题,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患者及问题老师应鼓励学生自行查阅书籍文献,搜索最前沿的研究和治疗,然后组织讨论及辩论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学习和实际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不断的实践、学习、分析、强化过程中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观念、综合思维和比较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临床思维培养就逐渐完善。
2.2 临床医学以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为教学目的
近年来,随着有关医患关系紧张造成医务工作者的人身伤害事件逐渐增多,医务工作者心理承受来自患者及家属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在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近一半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而引起的。因此,通过医教协同方式更好地培养肿瘤专业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肿瘤学专业医学生在医院见习、实习以及临床工作中都经常会面对“病危通知”、“破坏性、致残性手术的通知”以及“毒、副作用剧烈的放、化疗通知”等为患者及家属所敏感的医患沟通情景[3],这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医务工作人员经常要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肿瘤患者,他们需要我们医生的鼓励、理解、关心来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坚持复查及治疗。所以鼓励医学生把握好说话的语气,加强医患沟通,更有甚者,把患者当成朋友一样的聊天、听患者倾述,与患者双向、互动的交流,这可以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信赖,让医患沟通变得更轻松。由于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不是像学习专业知识那样简单,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一种技巧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医院能给学生有较多实际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和实践,同时,带教老师要有意识和责任心,对学生给予指导和提醒,并让学生有意识加强其欠缺思维的培养及锻炼,在下一个患者沟通中有意识的再练习,如此反复才能让学生逐渐掌握患者沟通技巧。每当他们与患者沟通成功,得到患者信任后,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还能增强他们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有效地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对医学生今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现场演示与患者临床沟通的全过程,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和模仿教师与患者沟通时的言谈举止,以及与患者的互动过程,具有较好的教学实践性,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老师沟通中不足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患沟通的要领,和老师的互动也可以促使我们老师的进步,因为沟通能力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