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职业学校在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上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由于学校的规模与其收益密切相关,于是,一些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吸引生源,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专业使学校专业齐备、新颖。然而,许多新开发的专业由于未经过严格可行性论证,不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不具备开发专业必需的教学与实训条件,仓促上马难免“见光死”,既浪费人、财、物力,更耽误了学生的青春、毁掉了学生的前程。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负责还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考虑,认真研究专业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十分必要。成功的专业开发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一、必须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是教学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基本前提。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打造出的专业来配置教学资源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发挥其最大使用价值。
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开展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国家经济和职业教育有关方针政策、社会需要的专业方向、数量、岗位构成及各职业院校可能提供的有关专业学员的数量、学历构成及专业构成。
国家经济政策显示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查为职业学校开发新专业指明了方向。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的专业开发以此为开发方向方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与要求,为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配置、教学模式的选择、课程设置等提供依据,是专业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南。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政策要求,指明了课程设置的方向;“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则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标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出了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可行的教学模式。
对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数量及岗位构成的调查,才能对“开发什么专业、专业达到什么层次、课程、师资和教学实训设施如何配备”等做到心中有数,专业开发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例如,不深入调查建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构成,就难以确定应否开设“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等专业,开设班级学历层次及招生数量;无从设置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亦难以合理确定。
常有学校不进行市场调研,凭心血来潮开发专业。居民小区出现后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学校不进行社会调研、不了解其需求量和对物管人员的技能要求即提出开办此专业,应上哪些课程,怎样进行专业实训一无所知,最后不了了之。近来,轨道交通在某些城市蓬勃发展,一些学校又来了精神,脑袋一拍,“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诞生了。社会对此类人员需求如何,对专业技能有何要求等一概不知,专业申报资料东拼西凑,课程设置胡编乱造,师资力量挖东墙补西墙,实训设施一无所有,就业单位无中生有,这样开发出的专业注定长久不了!
对有关院校在相应专业方面的培养学历层次、专业构成及可能提供的毕业生数量方向进行调查。从大的方面讲,可避免职业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从学校角度讲,做到知己知彼,合理地开发新专业,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本校教学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办出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二、必须拥有必要的教学资源
必需的教学资源是形成职业技能的手段,是专业开发的质量保障。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源,专业即是无本之源,在校的学员难以学到和形成必需的专业技能,送出校门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而学校的专业则难以“可持续发展”。
必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必要的教室和校舍、师资力量、教学实训场地与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实训设备、企业实训基地、教学资料库等。
教室与校舍。这是办学的硬件之一,连教室和校舍都没有,教学活动是难以正常进行的。
师资力量,即指教师数量的多少,还应包括其构成。职责不同,有专业基础教师、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之分;职称不同,有初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之分;动手能力不同,有理论教师与双师型教师之分。
教学实训条件,包括实训场地的大小及实训设备的数量、规格与质量。不同专业虽然对实训场地的大小要求不一样,但“体现专业工作现场”、“满足在校学员实训需求”应是其共同的基本的要求。不能体现“专业工作现场”不能满足在校学员的“实训需求”,专业技能的培养便无从谈起。
企业实训基地及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对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这些还刚刚起步,甚至仅停留在书面资料上。没有企业实训基地就没有检验技能水平的平台,“工学结合”缺乏坚实的依托、“顶岗实习”则无岗可顶。教学资料库的建立,既有利于专业的不断完善,又有利于教师教学与操作水平的提高和学员自学。
可见,要成功地开发出一个新专业,非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不可。
专业开发是否成功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估: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这方面的评估不仅仅是看有无论证资料,更要看社会调研的原始资料以及其中有无必要的数据和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这一评估主要反映专业开发的过程质量。是否合理配置了专业教学与实训必需的设施、设备。这一评估必须要与该专业计划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招生人数太少,设施利用率低,招生人数太多,不能充分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实训设施、设备的规格和质量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匹配,只能是滥竽充数,难以形成专业人才必需的技能。这是对开发专业必备的基础条件的评估。必备的师资力量。专业课程有层次不一样和方向的差异,所以,本人认为,开办一个专业至少应当配备专职的专业教师3人,企业兼职教师1人。其中,专职教师中中级以上职称至少应有两名,企业兼职教师应有中级职称且有十年以上岗位工作经验。这也是对开发专业必备基础条件的评估。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是对专业开发结果的评价指标。“投入”包括社会调研开始到专业通过审批开始招生的全部人、财、物力等前期投入和各学期实施本专业教学活动的全部耗费。“产出”指本专业所收取的,包括学杂费、实习收入、专业社会经营活动创收、分配收入等各项收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历史资料,测算出合格、良好及优秀等不同级别的投入产出比标准,用以评价专业开发的可行性与效益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