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大量使用了“物质变换”这一概念。马克思对物质变换概念的使用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学批判大纲》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恩格斯对物质变换概念的使用则主要体现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其中以《资本论》最为典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同时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理论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生态自然观图景,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及根源,并从制度变迁、观念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对于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质变换”概念的溯源及内涵
“物质变换”是德语Stoffwechsel的翻译,最早出自于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特,其主要含义是,动植物在生命有机体内为维持其生命所进行的物质代谢和生命循环。对于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概念的来源,国内外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于当时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及谢林的自然哲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施密特的博士论文《马克思学说中的自然概念》,是一部研究马克思自然理论的专著。施密特认为,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了摩莱肖特,另一方面又利用了摩莱肖特的理论,即以人的生理学为模型把自然界描绘成巨大的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过程。他还论证了谢林的自然哲学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理解的影响。[1]其二,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主要来源于同时代人李比希。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日本的农学家椎名重明和美国学者福斯特。李比希是杰出的德国农业化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其标志性著作《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中,李比希从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生理学角度提出了“归还定律”,把土壤、作物、牲畜和人类生活需要联系起来,李比希及其“归还定律”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断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农业的大肆破坏,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物质循环。李比希奠定了物质变换概念内涵的物质性和自然基础,赋予了有机界之间、无机界之间以及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以生理学和农业化学的意义。日本学者椎名重明在《农学的思想——马克思和李比希》中也对马克思与李比希在物质变换概念上的传承关系进行了说明。日本经济学家吉田文和的研究成果则断定李比希是物质变换概念的创始人,而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是建立在李比希农业化学基础上的。美国学者福斯特在其论文《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环境社会学的古典基础》及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中也持同样的观点,论证了马克思和李比希在这个概念上的关系,并把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彰显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当代意义。[2] 对于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来源,现在较为认可的观点是第二种,这也是笔者所赞同的观点,即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来自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李比希所揭示的自然界无机营养元素循环规律,即“归还定律”对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的研究以及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都提供了极大的启示,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李比希的思想并指出,“李比希的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 [3] 同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德国的新农业化学,特别是李比希和申拜因,对这件事情比所有经济学家加起来还更重要。” [4]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虽来源于李比希,但又远远超越了李比希仅仅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加以阐发,马克思将物质变换概念纳入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从而赋予了这一概念以新的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两个层面即“新陈代谢”和“物质变换”来使用德文Stoffwechsel。新陈代谢是在自然生态层面上使用的,而物质变换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上使用的,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第一次赋予了物质变换以社会经济的涵义,用物质变换来描述社会经济中商品的交换过程。我国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一般都将stoffweschel译成物质变换,这样翻译的原因是物质变换的外延更大一些,可以涵盖新陈代谢,然而从内涵上来看,却丢失了一部分生态涵义,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人们忽视物质变换的生态涵义,从而导致对马克思的误解,造成一些人认为马克思对自然缺乏关心,存在着生态自然的“理论空场”。因此,我们在弄清楚Stoffwechsel在词源学上的来源与演变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物质变换的理论内涵,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真谛,彰显其生态价值。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著作,他们对物质变换概念的说明已超越了生理学、化学、农学等自然科学的范围,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多次使用物质变换概念说明劳动生产和商品交换等问题,但对这一概念并未做过严格的规定。关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当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领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这是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变换;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变换;三是社会的物质变换,即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交换。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物质变换,最重要的意蕴就在于它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换和互为一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我们知道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和关键环节,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4](207-208) 这表明,劳动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中介和基础。人的劳动一方面受自然界中物质变换的客观性的约束,同时劳动又具有目的性,使得自然界作为劳动对象和资料被动地存在。所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215)在这里劳动就成为连接“物质变换”自然含义与社会经济含义的关节。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过程不仅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还是人与人的社会性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内部的循环,也不单纯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代谢,而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循环。正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过程发生断裂,才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及人类的生存危机。 二、19世纪资本主义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直接根源:物质变换断裂(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