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吴薇 何文颖 发表于:2010-09-14 10:00  点击:
【关健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教学模式 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入蔓延,以软件产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也呈现发展停滞的态势。目前,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几百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虽然与目前世界经济的整体形势直接相关,但亦与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不够合理有着紧密联系。人才培养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入蔓延,以软件产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也呈现发展停滞的态势。考虑到软件产业在整个信息产业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国家不断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为经济快速复苏提供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中新网2009年4月报,教育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软件业作为“服务外包”的重点已经聚集了国家和全社会的目光,软件人才培养,特别是“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必然。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软件企业需要三类不同层次的人才:1)懂技术、懂管理的软件高端人才;2)软件工程师;3)熟练程序员。三类人才在软件企业的正常比例应该是呈金字塔形,根据国际经验,高、中、初级软件专业人才的比例应基本维持在1:4:8的水平。而我国的软件专业人才结构却呈“橄榄形”,高端软件人才和程序员都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结构失衡明显。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作为“服务外包”发展的重点,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出发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迅速摆脱专业人才培养弊端已经成为推进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的首要工作。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要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就必须抓住“应用”这个环节,以“应用”为改革的“风向标”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收到实效。从理论上讲,专业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理论框架。它一般由五部分组成:一是教学理念,它是构成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二是教学目标,它是专业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三是教学关系,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各种关系,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产学研关系等;四是程序方法,不同的专业教学模式有自身独特的程序和方法,体现特色;五是教学评价,起引导和激励作用。针对这五方面,考虑高职软件专业学生特点、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要素,对软件专业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2.1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基础代码编写工作的初级程序员,人才培养的基本类型为软件“基础”人才。专业教学目标要以突出不同产业、行业、职业及岗位的针对性为主要依据,以满足初级程序员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为主要目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强才能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顺利地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键盘和代码”之间发挥其一技之长。
  2.2课程设置注重应用性
  软件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和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不但要将课程内容本身讲通、读透,更应该引导学生把知识的“延伸”学会、弄清。
  2.3教学手段、方法实用性
  教学手段、方法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理论+实训”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姜大源的在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中就提到,职业教育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故在这种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因此,课程内容的有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
  
  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3.1培养方案改革
  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合理构建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软件开发知识的基本应用上,“基础”与“专业”的比例适当向后者倾斜,以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技术方面,培养和训练软件技术所需编程能力、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为突出技能的培养,采用多层面的实践教学活动。1、在课程教学中安排足量的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练项目,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2、在毕业前安排实用性的毕业设计内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熟练程序员。3、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深切体会初级程序员的职业内涵,激发学生的事业心,培养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3.2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设置岗位化
  在分析企业用人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课程。这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例如目前“定单式”培养比较流行,其实究其本质就是这里所说的“课程设置岗位化”。这点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实,不论“定单”的有无,依岗位设置课程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针对性,学生的就业才会从中获得真正的适应性。
  (2)基础课程专业化
  人才培养是一个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都是必须讲授的内容。但是根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从业需求分析,基础理论的开设以“够用”为原则。基础课的开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更应该成为课程设置的主抓方向。例如我们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开设“计算机英语”等,这样处理就可以使部分对专业课程有直接帮助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得到强化。
  (3)实训课程综合化
  为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安排综合实训教学十分必要。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找到(或设计)一批具体的开发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方向,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在操作中实现融会贯通。这种综合化的实训无疑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的更好诠释。
  3.3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