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1,2],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知识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知识创新并不是完全创造新知识,而是知识的重构过程[3]。企业之间由于业务联系、人员流动和技术合作等形式的交往而产生的知识溢出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驱动力。
随着知识溢出在企业知识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中重要性的显现,企业间知识溢出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企业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朱亚丽从社会网络的视角[4],以实证方法证明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收者与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知识的隐含性与嵌入性与知识转移效果负相关;Jina Kang等通过实证进一步发现,当企业获取知识的收益大于付出的代价时,获取知识的努力与知识的获取难度正相关,否则,企业放弃获取知识[5]。二是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研究,王国红等认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过程是动态发展过程,是企业多种关系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上述成果分别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企业自身的学习和溢出过程方面进行静态和定性研究,没有把企业间纷繁复杂的多重关系与知识溢出过程动态结合,没有体现出企业经营多目标性对知识溢出效果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多主体协同的角度,采取动态的,集多主体、多重关系于一体的研究方法。
按照Hakansson(1987)对于网络的刻画[7],企业间知识溢出系统包括两类节点和三种相互关系。两类节点分别是知识和承载知识的企业;三种关系是知识与知识的连接、知识与企业的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企业间的多重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可以用网络模型来描述,但单一的知识网络或社会网络模型无法描述这种具有不同性质关系的网络[8]。而能恰当描述该系统的网络,应该是由两个具有不同性质结点的复杂网络(即社会网络、知识网络)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更复杂的网络,称之为超级网络。因此,采用超网络的思想,从个体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分析企业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加权超网络模型。然后,以此概念模型为依据,对研究宏观区域层面的M.C.J.Cani?觕ls空间知识溢出蜂巢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动态分析。
一、企业间超网络模型
超网络S中的每个网络Nk(k=1,2,…,t)可以用Gk=(V,Ek,Lk)来表示,其中V为网络中所有节点构成的点集;Ek=(ekij)为Nk中所有边的集合;Lk=(lkij)(i=1,2,…,j=1,2,…n)为Nk中所有边eij上的权重,即这个网络中的流。根据超网络的定义,企业间超网络模型由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两部分组成。
社会网络S有m个企业组成,用变量m(i=1,2,…m)表示;企业i和j之间的关系用hij表示;每个已有关系水平hij都会产生一定的价值Vij=Vij(hij);bij表示为建立水平hij的关系需要付出的代价。
知识网络为Nk,qij为i从j处获得知识数目;qi为i个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数目(qi=q(qij));fi为i个体消化吸收知识付出的成本;cij为i从j处获得知识的成本(cij=cij(hij,qij));rij为i从j处获得知识的风险(rij=rij(hij,qj));pi为i个体运用知识的收益(pi=pi(qij))。
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之间的连接表示知识间的社会关系强度与知识吸引力之间的关系。令si∈s表示社会网络任一节点;ni∈N表示知识网络任一节点;布尔变量?准(si,ni)=1表示两类结点相连,权值w可反映企业知识间社会关系强度与知识吸引力之间的相关程度。
二、概念模型
(一)基于超网络的知识溢出影响因素
Teece模型对知识溢出研究关注知识溢出双方个体属性、知识特性等对知识溢出效果的影响[9]。该研究仅关注知识主体之间的二元层次关系,未涉及第三方联系以及网络关系对知识主体的影响和制约。基于此,在分析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时,把企业的个体属性纳入到网络结构特性来分析。
1. 知识源企业。Teece模型认为知识源企业的转移意识、保护意识、对知识受体的信任、转移能力是知识溢出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源企业的转移意识、保护意识决定了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可以用知识受体企业的吸收成本、转化成本来体现;企业间的信任、沟通、交流是企业所嵌入社会网络的关系水平的体现。
2. 知识受体企业。在teece模型中,知识接受企业的吸收意识、吸收能力、挖掘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吸收意识来源于对知识源知识体系的认知,这是产生溢出的基础。萨克瓦和乔治认为知识吸收能力是“对外部知识的获取、吸纳、转化并开发利用”,企业的吸收能力受到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的影响,实际的吸收效果是企业对知识的获取成本(C1)、吸收成本(C2)、风险(R)与收益(P)的多目标综合决策的结果。
3. 技术距离。在teece模型中,技术距离用来刻画区域之间的位置、经济环境关系。在超网络模型中,企业节点之间的邻接矩阵反映了企业之间的位置关系,节点连接的强度、密度等反映了环境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来刻画技术距离。
4. 知识属性。研究表明,企业间的关系是择优链接关系,知识形态、性质、复杂性是影响企业获取知识付出努力、途径和方法的重要因素[3]。在知识网络中,知识的特性体现在知识的构成与存储结构,研究也表明可以用知识网络表示知识存量[10]。
(二)企业间知识溢出概念模型
企业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企业间知识溢出主要受到知识受体企业社会关系水平H、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驻、知识存量K、网络距离R、知识存量差距G的影响。概念模型可表示为:
S0=f(H,G,R,?驻,K)(1)
其中,知识溢出S0与社会关系水平H、知识存量K、吸收能力?驻成正比,与距离R成反比,与知识存量差距G成倒U型关系。该模型把企业看成是智能体,模型随着企业竞争决策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三、企业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
目前,微观层面的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模型很少,而研究区域知识溢出的模型很多,因此,借鉴区域知识溢出模型的思想,把区域的概念缩小到仅包含一个企业,对区域知识溢出模型进行修正来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模型。
(一)凯尼尔斯知识溢出模型修正思路
企业间知识溢出模型构建思路:以Verspagen与Cani?觕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用超网络模型的影响参数进行替代,替代思路如图1所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