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 80单位小麦(种子)+12单位铁+20单位劳动575单位小麦 12单位劳动+8单位铁20单位铁 但此时,575单位小麦的价值量=800.070+12+20=37.6,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是37.6/575=0.065。我们看到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正
仍然是:
80单位小麦(种子)+12单位铁+20单位劳动→575单位小麦
12单位劳动+8单位铁→20单位铁
但此时,575单位小麦的价值量=80×0.070+12+20=37.6,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是37.6/575=0.065。我们看到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正在发生动态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的影响不是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个农业过程中,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量c=80×0.070+12=17.6,工资v=20×10×0.070=14,剩余价值m=转形前的利润=20-14=6,于是,转形前的利润率=6/(17.6+14)=19%。
20单位铁的价值量=12+8=20,每单位铁的价值量仍然是1,这是因为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其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此时,1单位铁可以交换1/0.065=15.3单位小麦,也不是15单位小麦。
在这个铁业过程中,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量c=8,工资v=12×10×0.070=8.4,剩余价值m=转形前的利润=12-8.4=3.6,于是,铁业在转形前的利润率=3.6/(8+8.4)=22%。在这里,我们看到,由于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下降,资本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
由于两个产业在转形前的利润率不同,因而存在价值转形问题。这是因为,资本总是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因而在自由竞争,从而资本得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等量资本要求而且也得到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平均来看)等量的利润。在一些讨论价值转形的文章中出现了偏离率这个术语,即生产价格与价值的比率,但这个表达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发生偏离的只是m这一个部分,不包括c和v的部分,价值转形只是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不包括生产成本的再分配。
在本例中,两个产业的总剩余价值是6+3.6=9.6,也是所有资本获得的总利润。农业投入的资本k=c+v=31.6,铁业投入的资本k=c+v=16.4,总资本=31.6+16.4=48。因此,平均利润率=9.6/48=20%,而不是斯拉法算的25%。农业的利润p=31.6×20%=6.32,铁业的利润p=16.4×20%=3.28。
于是,575单位小麦的生产价格量=k+p=31.6+6.32=37.92,每单位小麦的生产价格=37.92/575=0.066;20单位铁的生产价格量=k+p=16.4+3.28=19.68,每单位铁的生产价格=19.68/20=0.98。于是每单位铁交换14.8(=0.98/0.066)单位小麦。按照生产价格来交换的比例,与按照价值来交换的比例,是不同的。
这时,两个产业的投入是按商品的价值量来计算的,而产出无论是按商品的价值量来算,还是按生产价格量来算,都是57.6。
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述过程再重复一次,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动态结果:
80单位小麦(种子)+12单位铁+20单位劳动→575单位小麦
12单位劳动+8单位铁→20单位铁
此时,575单位小麦的价值量=80×0.066+12×0.98+20=37.04,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是37.04/575=0.064。
这里为何用作为种子的小麦和生产资料的铁的生产价格量来计算转移到新生产出来的小麦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量呢?这首先是因为,生产价格量无非是价值量中某一部分的再分配的结果,它仍然与价值量是同一性质的量。恩格斯指出,“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20](P17)而马克思也明确指出,“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无论商品的成本价格能够怎样偏离商品中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过去的误差对资本家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既定的,它是一个不以他即资本家的生产为转移的前提,而资本家生产的结果则是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也就是一个包含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价值余额的商品。”[21](P184-185)既然成本价格的意义已经作了修改,那么,从历史和逻辑的形成过程来看,将“一个包含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价值余额的商品”的价值量规定为成本价格加上超过的那部分价值余额是完全正当的,而且是必须的。
20单位铁的价值量=12+8×0.98=19.84,每单位铁的价值量降为0.99,此时,1单位铁可以交换0.99/0.064=15.5单位小麦。此时,在农业部门,不变资本c=80×0.066+12×0.98=17.04,可变资本v=20×10×0.064=12.8,剩余价值m=20-12.8=7.2,利润率=7.2/(17.04+12.8)=24%。
而在铁业部门,c=8×0.98=7.84,v=12×10×0.064=7.68,m=12-7.68=4.32,利润率=4.32/(7.84+7.68)=28%。
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仍然不同,于是存在动态的第二次转形。
此时,两个产业部门的总剩余价值是7.2+4.32=11.52,也是所有资本获得的总利润。农业部门投入的成本k=17.04+12.8=29.84,铁业部门投入的成本k=7.84+7.68=15.52,总资本=29.84+15.52=45.36。因此,平均利润率=11.52/45.36=25.4%。农业的利润p=29.84×25.4%=7.58,铁业的利润p=15.52×25.4%=3.94。
于是,575单位小麦的新生产价格量=k+p=29.84+7.58=37.42,每单位小麦的新生产价格=37.42/575=0.065;20单位铁的新生产价格量=k+p=15.52+3.94=19.46,每单位铁的新生产价格=19.46/20=0.97。于是每单位铁交换14.9(=0.97/0.065)单位小麦。
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产业的投入已经是按商品的生产价格同时也是转形后的新价值量来计算了,根本不存在庞巴维克所攻击的,一旦把马克思计算过程中的成本价格由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所谓转形问题在逻辑上是决无可能解决的问题[4]。随着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价值转形过程也会不断进行。而价值量始终是生产价格量的先导。
三、斯拉法第二个例子的拓展评析
将斯拉法的第二个例子拓展一下,改为:
280单位小麦+12单位铁→575单位小麦
132单位小麦+8.8单位铁→22单位铁
也就是将铁业的投入和产出同时提高10%。这时,斯拉法的社会剩余不再是175单位小麦,而是163单位小麦和1.2单位铁。(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