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生活化”这一理念衍生出许多令教师们困惑的问题,比如数学学习一定得经历由生活而抽象的过程吗?生活情境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学生数学学习愿望的因素怎么办?如何才能使数学生活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等等。数学生活化不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数学化”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数学生活化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其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已有的结构来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定性把握与定量刻画”为特征的学习,比如“米的认识”等,借助度量的体验确定长度单位;第二类是以“抽象概括”为特征的学习,比如“加法交换律”等,在观察、比较、归纳基础上得出结论;基于以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特征的分析,我们在讨论“数学生活化”这一问题时,应与上述学习特征紧密联系,使得“生活化”成为“数学化”的手段,使得数学课不会被“生活”喧宾夺主,保留其数学味,让学生体会数学魅力。与这两种不同特征的数学学习相对应,教师在课堂上对“数学生活化”也应体现不同特征的两种把握,即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一、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会在课上安排一次切割活动,比如让学生分月饼、吃月饼或分西瓜、吃西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认为这就是“数学生活化”。这种生活化就应该得到质疑。因为学生在切月饼或西瓜时,他们的数学思考已经淹没在月饼、西瓜等色香味引起的其他想象中了。当刀切向西瓜时,他很自然地想“西瓜熟吗?”,而把“平均”之类的数学思考抛到脑后去了。笔者的观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没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概念是有困难的,即便建立了,也容易忘记。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学习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来提高理解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课堂上往往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活情境却非常丰富的。因为学生在表达某一个概念,例如向“半个”、“一半”这一经验认识时,都是以各自浮现的生活情境为支撑的,这样,生活情境的干扰因素也自觉地被排除在外。可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是十分有道理的。而这些正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混淆,并带来困惑的地方。当然,“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用语言去激活,也可以用一些行为、一些实验操作或某个图片。不论用什么方式去激活,作为教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这是使“数学生活化”有助于数学学习的根本所在。
二、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数学课是很难体现“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的。有位老师准备上一节以“加法交换律”为题的研究课,苦思冥想如何落实“数学生活化”这一新课程理念,最后疑惑了:是我不会?还是这节课不能?我们知道,有的数学学习是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的,比如从生活经验语言层面的“一半”到数学科学语言层面的“1/2”,这一过程表现为从非形式数学到形式数学的逐渐数学化,是对客观世界的定性与定量刻画,与生活密切相关。而有的数学学习(即前面分析的第二种类型)是建筑于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的数学知识之上的,是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等学习能力与实验、讨论等辅助手段,建立起来的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这一过程表现为从较简单的形式数学到较复杂的形式数学的逐渐数学化,数学中的方法、定律往往是这一类型的学习。比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它的教学流程一般是,先写出这列数的所有约数;然后是观察各数的约数,你能怎样分类?接着是归纳、概况,形成定义。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有“数学生活化”的特征吗?其实是有的,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生活原型”。这里面的生活原型是什么呢?比如分类,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经常有排队时候的“高低”,分物品时候的“多少”,学生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这些诸如排队、分物品中形成的结构原型,自然地就运用到了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类中去了。
在笔者看来,教师固然是落实这一理念的能动主体,但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潜在的真正主体,教师对“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往往以某些外显的教学行为呈现,而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则以更直接的内隐的结构同化而体现。因此,在讨论“数学生活化”这一命题时,教师不要太重视自己的作用,不要把“数学生活化”作为标榜,要充分尊重小学生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中的“生活化”作用,因为小学生往往是以很“生活”的理解来接受数学知识的。
三、以生化教学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语文教学以形象化教学为主,而数学教学则以抽象思维教学为主,这是两者的不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足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人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的事或是学生所熟知所感兴趣的事。例如:学校准备在“六一”时为部分参加镇里演出的同学购买一套衣服,你们认为买颜色和式样呢?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要调查全班同学每人的想法。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人多数人的意见为主。这样的数学问题,学生就很感兴趣,学习效果也很好。比如教“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这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或减法”老是搞不清楚,常出错,我们就为此自编了这样类型的习题:新学期开学了,妈妈为你买了好几样学习用品,其中书包16元,钢笔5元、数学练习册6元、文具盒6元、语文辅导用书6元,请问妈妈今天花了多少钱?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来算。学生列成算式为:12+5+6×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最后明白了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或减法的步骤,从实际中学会了抽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