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特征分析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发达国家为了使本国经济早日走出低谷,纷纷假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出台了“碳标签”、“碳税”等一系列低碳壁垒,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严峻复杂的贸易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规模却不断扩大,2010年逆差规模达到231.4亿美元,为历史最大值。下面,我们将从“低碳”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一)商品结构
在市场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市场规律的支配作用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中日益显现。作为劳动要素充裕的国家,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导品种,它们的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60%,而谷物、食用油籽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极低(参见表1)。这种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与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结论完全一致。
然而,水产品、畜产品都被认为是“高碳农产品”,特别是随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类产品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指出:大约有18%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畜牧业,家畜养殖生产中排出的甲烷气体占全球18%,占人类活动所产生甲烷的37%,而甲烷的温室气体增温当量值是二氧化碳的25倍。根据徐皓等的估算,2005年中国渔业生产的能源消耗量为1 935.2×10 t标准煤,约占第一产业能源消耗量的1/4。 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我国农业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4.25%来自动物肠道发酵和动物粪便管理系统,只有35.75%来自水稻等的种植(以1994年为例) 。可见,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决定了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容易遭遇低碳壁垒的限制。
(二)市场结构
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2010年,我国前五大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依次是:日本、东盟、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集中度呈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对前五个出口目的地的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仍然高达68.5%(参见表2)。
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多数经济较为发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市场准入标准都比较严格。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了激发公众对CO2减排的兴趣和引导低碳消费,加紧了产品碳足迹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的研发,相关国际标准呼之欲出。这些国家还掀起了一股对农产品标注“碳标签” (Carbon Labeling)和“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热潮。以日本为例,作为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去向地,2010年度出口额为91.7亿美元,占比达到18.5%,它恰恰正是全球率先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 的国家。过分依赖这些国家市场,必然在短期内会对我国那些含有更多的碳排放量农产品出口造成更大压力,而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碳检测及碳标签的应用,无形中将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压力。
(三)经营主体结构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008年,我国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869家,占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5% 。众多中小企业往往受限于人力、财力、物力等的制约,无力进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而且相关职能部门对其监管难度很大,直接导致对环境不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高碳排放问题。如:广东散户和中小规模禽畜养殖场的禽畜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广东省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这种经营主体结构特征持续,将使得未来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很难满足发达国家的几近苛刻的碳标准要求。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等东部省区。2010年,山东、广东、福建蝉联农产品出口前三甲省份,其出口额分别达到134.0亿美元、57.0亿美元、46.9亿美元,占比依次是27.1%、11.5%、9.5%,这三个省份农产品出口比重之和达到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8.1%(参见表3)。这三个省份同属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根据有学者2010年的测算,相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占比达到49.4%(2007年),而且保持着最快的增长速度。显然,在我国农产品出口朝向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农产品企业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二、低碳语境下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面临的现实压力
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在低碳时代仍然保持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步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但是,在低碳化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具体表现在:
(一)低碳生产技术的引进,将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成本压力
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我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但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效阶段。在低效率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农产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例,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为434.3千克/公顷,是化肥安全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农药平均施用量为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要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将成为必然。这些具有低碳性质的农业技术,在其研发、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技术引进成本、农民学习成本、生产摩擦成本、交易成本等。同时,还需要增加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碳排放的测试、检验、认证和鉴定成本等。这些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成本的增加,抑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发挥,构成了推进农产品出口结构低碳化调整的经济障碍。
(二)低碳政策工具的欠缺,将弱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制度约束
“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引进与推广,低碳农产品出口结构特征的形成,都需要政府设计出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从而产生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如:英国先后通过《能源法》、《能源白皮书》、《气候变化法草案》等法律法规,并相应出台了包括碳价、碳税、碳补贴、碳金融、排放交易等广泛性的政策体系,涉及节能减排、循环发展、低碳技术研发等广泛领域,显示了明确的引领性和导向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