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民也称“疍户”,是千百年来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水上族群[1]。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将疍民移居岸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又掀起了一股围海造陆,向海洋要地的热潮,地方政府部门又开始在濒海疍民区围海造地。围海造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从短期来看我们的产值、利润增长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围海造地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解体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在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底蕴的疍民生计区,围海造地所造成的副作用甚至关系到祖国的海疆安全,其恶果不容忽视。
笔者所调查的唐家湾围海造地就是在疍民的生计区进行的。时至今日,唐家湾围海造地的面积较前规模更加扩大, 其对当地文化生态的破坏也是前所未及。围海造地导致的结果是疍民族群的生存环境和传统文化受损,疍民文化属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是疍家人千百年来在与大海的搏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疍民文化对我国保卫南海海疆的关键性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本文就这一紧迫问题做简单论述,希望引起学术界和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田野点概况
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海市北部,珠江最西的一个入海口岸。1949年11月,广州市委发出的《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的决定》,专设珠江区为水上区,处理置民事务[2]。20世纪50年代,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补贴建房,鼓励疍民移居岸上,在这样的大时代背之下,长期生活在珠江口南海领域的疍民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岸后建后环渔村。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专设海岛管理处,成立渔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管理固定渔民(移居上岸,在陆地有固定居址的渔民)和流动渔民(以船为家的海上疍民)。1954年,成立唐家湾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后环渔村成立石景山旅游中心——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旅游企业。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但作为一个疍民村,村民仍沿袭了祖辈的生计方式以打鱼为生,现在村内有大约400余人口,20多条渔船。
后环村外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确切来说是围海造鱼塘。造鱼塘的主导者是国土局,在造鱼塘前,政府会首先集资,每个鱼塘以每年200万到300万不等的价格出租给想租鱼塘的村民。2011年,政府以高价收购了村民手中的鱼塘,开始填鱼塘造地。鱼塘填平后,政府会将其拍卖给商业公司。目前,后环村围海造陆的部分土地被一家香港的房地产公司拍得,用来建造商品房出售。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这样的围海造地纯粹是一个功利行为,没有考虑到生态与民族文化的依存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天然的濒海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更没有考虑到疍民文化对我国海防维护的关键性作用。这种仅关注短期利益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在破坏了天然的濒海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窒息了水上族群疍民的疍家文化。得到的仅是蝇头小利,但丢掉的传统文化却值得我们警醒。
二、疍民传统文化的特质
疍民是一个居无定所、浮家江海的水上族群,他们以舟楫(疍家艇)为家,世代长年累月地泊居江海内河,以捕鱼、摆渡、运输、捞江为生[3]。在与大海的长期搏斗中,疍家人创造了丰蕴多彩的蓝色海洋民俗文化——疍家文化。疍家文化是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职业文化,是他们在几千年不断迁徙演变过程中,对其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智慧结晶。疍民的生活与水和船分不开,所以疍家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都与大海有关,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起居习俗。疍家船既是疍民的生活、居住场所,又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一条船通常为一个家庭单位,老少三代都住在船舱中。船舱上面覆盖席篷,一般以竹篾夹阔大的帆叶编织成,船篷分为2至3节,可以前后推移,十分轻便,捕鱼时可叠放于后仓上,晚上拉开覆盖全船,遮蔽风雨霜露,便于生活[4]。疍民喜爱洁净,住船每天清洗多次。舱内船板,全用桐油涮过,所以船板非常坚硬、耐磨防滑,不管主人、客人在船内俱赤足行走、席地而坐或蹲踞甲板上,并习以为常。
(二)服饰习俗。疍民多穿蓝黑、蓝青、褐色的麻布衣裤,裤脚宽大且短,这不但是为了便于水上作业,还因为疍家男女数代同居一船,没有厕间,宽大的裤脚便于将便器(粗竹筒)伸入胯下接尿。疍家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戴“疍家帽”,帽檐宽大,故易于散热、防晒防浪,制作时漆桐油多遍,所以非常坚硬,可防止风浪碰撞。
(三)疍家婚俗。唱咸水歌是疍民常见的文化活动,是最具特色的疍家婚俗。咸水歌是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哼唱的小曲,咏男女恋情、叹生活艰辛。疍家婚俗中至今保留着新娘面临与父母分离而哭唱几天才出嫁的“叹家姐”曲调和对新郎进行家庭教育的“喃伴郎”两大咸水歌系列。接亲过程中“玩媳妇”也独具海上特色,接亲后娘家人扯着船缆绳挽留新娘与艄公进行“小艇拔河”,艄公们在同一小艇上反方向的“对划龙舟”,艄公把船摇得左右晃荡的“碌艇”……这些“闹洞房”式的嬉戏把新郎新娘弄得头晕目眩,向人们证明了新郎新娘的海上劳作能力[5]。纵观这些疍家文化,咸水歌其实就是海上劳作的劳动号子,疍家婚俗中的“叹家姐”“喃伴郎”咸水歌曲调是一种靠海繁衍生息的抒情,“玩媳妇”也起到教育疍家儿女要胜任海上劳作的示范作用。 (四)信仰崇拜。由于疍民是水上族群,所以其崇拜的神祗包括了闽越王无诸、蛇神、蛙神、龙神,还信仰或崇拜妈祖、拿公、白马王、螺女、五灵公、临水夫人、陈文龙、戚奶和各种地头神等本地神祗或历史人物[6]。由于疍民常年行船的缘故,妈祖在疍民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疍民的迁徙而兴盛于闽江上游的内陆及濒海各地。福州疍民还将白马王传播到了马祖列岛和南洋群岛,将拿公传播到了琉球。
通过以上对疍民文化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疍民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大海,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表现形式无一不是疍家人在与大海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所以疍民文化对我国的海洋开发和海疆维护的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三、疍民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