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人手,通过新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协调 发展问题及资源约束发展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 关联问题进行理论模型分析,进一步说明科学发 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新与 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生态环境的约束已
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当前生态环 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1)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492 万平方公里,主要表现为西北地区的风蚀、西南地 区的水蚀以及青藏高原的冻融侵蚀。而且中国耕 地面积在减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 半。(2)荒漠化加剧。由于盲目开发和滥砍滥伐 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我国荒漠化趋势变得越 来越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沙化土地每年以
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3)环境污染严重。 从废水废气排放的绝对量来看,多年来居高不下, 呈递增趋势。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6.65 亿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40万吨,工业烟
尘排放量为771.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
16.42亿吨。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相 对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经济发展模式仍 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传统思路,经 济增长方式粗放,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 放、低效率”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样资源、环境和生态 无法承受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受到 资源的约束,⋯这不得不迫使我们思考转换经济 发展模式。
从世界的发展来看,科学发展观可以追溯到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早在1789年,Malthus就 在《人口原理》中提出人口的持续较快增长与经济 的缓慢增长之间存在不易调和的矛盾,B1从长期 的观点来看,每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终将会收敛 到其静态的均衡水平,这就是所谓的“马尔萨斯陷 阱”。
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成员发表了研 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人类社会的增长将会 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在某个时段内达到极 限。【31在此背景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 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 念,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
足其需求的发展”,强调“社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问题,【41这标志着人类关于全球性的 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发展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
针对国内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和借鉴国外发 展的经验教训,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 的战略思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换经 济发展方式,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 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围绕发展这个当代中国的主
题,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
等根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界定。[5】 科学发展观首先解决“什么是发展”的问题,
总结我国过去和世界发达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的经验教训,强调我国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经济、社会、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然后 强调科学发展观“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人民、依赖人民、 为了人民,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后,强调坚持全面 可持续发展,对“怎样发展”做出深刻回答。坚持 科学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 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坚持走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是我 们党执政理念实现的一个飞跃,表明我们党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 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全面发 展”的理解来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 发展全面进步。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保 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不 断增强经济实力,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如果仅仅 依靠单纯的经济线性增长,而不考虑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问题,就不会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更不能 解决所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在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关注 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改革成本和风险增加、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就业规模受到产业升级 牵制、社会管理协调机制相对滞后等矛盾的解决。
就“协调发展”的理解来说,就是强调“五个统
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环 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协调发展不是齐步走,也 不是没有重点的发展,是在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国内国外之问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 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实现良性(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