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市场营销专业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06年建立经济管理系时最早设立的三个专业之一,专业设立之初,营销实践课程的设置就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就是学校地处偏僻的龙州县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业化都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典型的弱商圈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营销实践课也只是领着学生在当地较大的几个商场转转,听人家讲讲,或者是私下里几个学生在一些小店里打打零工;即使作为最重要的毕业实习,学校也不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实习基地,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寻找,只要把实习鉴定表寄回来就可以算学分。虽然教学计划中也有关于实践课的要求,但这样做不免流于形式,很难起到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导性、预见性的作用。
现在,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校区也由龙州县城搬迁至崇左市区,但崇左作为在2003年才成立的新地级市,同样存在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弱商圈的环境并无根本改观。实践性是市场营销专业内在本质属性的体现,没有了实践性,市场营销专业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竞争力,甚至可以说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同样地,实践性的要求对于经济管理系其他专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其他人文、理工类的系部也如此。因此,对于弱商圈下营销实践课程设置进行探索分析的意义将不仅仅局限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
二、纠正认识误区,明确指导思想
(一)全面正确认识营销实践课程设置所面临的弱商圈环境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学院地处弱商圈的客观事实,不管是过去的龙州县城还是现在的崇左市区,其总体经济水平的不够发达和商业氛围的不够浓厚都给我们营销实践课程的设置限定了一个狭小的外部空间。这一方面限制了我们的选择的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学生对商业活动与时俱进的时代性、竞争性深刻理解的要求;毋庸讳言,甚至有老师也感慨置身此地常常有落伍于时代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怨、老师愁的局面。
但是,如果跳出崇左市这个弱商圈的圈外,就会发现崇左独具特色的地缘优势。崇左市地处桂西南,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具有沿边、邻港、近首府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具体讲,崇左市下辖就有友谊关、水口两个外贸口岸;近在咫尺的凭祥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边境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同时也是目前国务院批复的5个综合保税区(其他位于苏州、天津、北京和海口)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占地8.5平方公里;崇左-钦州高速公路全长123公里,与南宁-北海、南宁-友谊关的高速公路相通,且开通在即;崇左距首府南宁仅1小时的高速车程。因此,登高放眼一看,崇左处于一个强大、繁荣的商圈之中,所谓弱商圈只是一种狭隘的说法。
从动态的发展观点来看,崇左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4+2”城市联盟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崇左位于两个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随着桂西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高速、高铁)的逐渐完善,崇左的经济区位优势必将得到充分体现,经济水平也将得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从未来发展的趋势讲,崇左的发展潜力巨大,所谓弱商圈只是一种近视的说法。
从营销实践课程设置与外部商业环境的关系来看,良好的外部商业环境是营销实践课程设置重要的、有利的条件,但绝不是唯一的条件,更不是决定性的条件。营销实践课程一方面对于外部商业环境具有依赖性,因为从根源上讲,营销实践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必须在外部商业环境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并为之服务,外部商业环境所提供的社会实践是营销实践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营销实践课程毕竟属于教学领域,外部商业环境只是结合社会实践的其中一种媒介或者工具而已,具有可替代性,因而营销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
(二)深刻领会实践课的目标要求与多样性实现手段的统一
营销实践课程设置归根结底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最终目标是有预见性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内容的针对性、目标的渐进性、体系性以及方式、手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权衡。根据专业技能的需要、学期的先后、就业方向的不同,营销实践课程设置有着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到外部商业环境中去实践只是营销实践课程中的一个环节和部分而已。
(三)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面对学院地处弱商圈的客观事实,一方面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弱商圈的狭隘性和暂时性,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利用崇左独特的大环境优势为营销实践课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注重崇左未来的发展潜力。
实践课程设置和执行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是最富能动性的因素,也是现有弱商圈的客观环境下营销实践课程能否卓有成效设置和实施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统一教师的思想、全面正确认识弱商圈的客观环境、明确实践课程改进方向并且以制度建设来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深化教改,拓展实践课的内容、模式和手段
(一)营销实践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接受为目标。现代营销实践课程设置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甚至不关心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将人为分离的、条块化的书本知识综合起来,认识事物的整体面貌并去寻求答案[1]。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是营销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营销学的核心理念是市场导向,营销实践课程的设置也理应坚持市场导向,在“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把营销实践课所要达成的目标量化、细化、具体化,形成一个素质能力培养由单向到综合、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目标体系。具体可以分为:专业理论素养(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等);职业道德素养(诚实、勤奋、守信、换位思考等);语言能力(商务谈判、沟通交流);文案能力(手写字体、文体格式等);动手能力(word\\excel\\ppt软件应用等);领导能力(组织、协调、指挥等);综合应用能力(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社会实践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外部商业环境是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的,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和外部商业环境有一定或者较大的关联度,但是其可替代性也比较大,因此弱商圈环境并非制约营销实践课程设置的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