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杨丹霞 黄礼健 发表于:2011-03-31 11:07  点击:
【关健词】宏观经济通货膨胀 货币超发 外汇占款结构调整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问题。从当前看,此次通货膨胀存在成因复杂、结构性和总体温和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物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分析表明,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信贷扩张和外汇占款过多是导致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而实际利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扬。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内再次突破3%警戒线后连续上涨,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来新高,12月份CPI同比涨幅虽小幅回落,但2011年1月份CPI在权重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同比仍上涨4.9%,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6%,同时CPI和PPI环比呈现加速上涨态势。物价总水平涨速明显加快,引发社会各界对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普遍关注。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趋势
  
  回顾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如1987年-1989年、1993年-1996年和2007年-2008年的通货膨胀,每次所发生的通货膨胀都具有各自的特点。1987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双轨制”价格并轨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放开的价格改革过猛,而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到位所导致。1993年-1996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投资规模迅速扩张,以及乱集资、乱拆借和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所导致。2007年-2008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大幅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占款过多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所导致。从分析情况看,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存在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成因复杂。一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量大幅上涨,财政赤字也明显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二是为尽快摆脱危机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货币当局都抛出了量化宽松手段,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推高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三是2010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境外热钱加速流入,导致外汇占款投放明显加大;四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都出现持续上涨,推动部分消费品价格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五是市场投机行为、自然灾害和粮食收购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部分消费品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
  (二)当前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但极有可能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近几个月,构成CPI八大类商品中除衣着和交通和通讯价格同比小幅下降外,其它六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类、居住类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幅度显著。2011年1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3%,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3.2%。但是从环比看,近几个月CPI中除衣着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波动变化外,其它六大类商品价格环比一直保持上涨。2011年1月食品类价格环比上涨2.8%,交通通讯及服务类价格环比上涨0.5%,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环比上涨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价格均环比上涨0.3%。因此,如不进行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势头,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全面通货膨胀。
  (三)从当前看,物价上涨幅度在6%以内,通货膨胀总体温和,尚在可以控制的数值范围内,远没有达到1987年-1989年和1993年-1996年恶性通货膨胀的地步,但居民对此轮物价上涨非常不满意,甚至超过了2007年-2008年通货膨胀时期。据央行调查,2010年四季度居民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3.8%,创1999年4季度以来的最低值。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得难以接受,较上季增15.6个百分点;24.8%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降14.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81.7%,较上季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61.4%,较上季度增15.2个百分点。
  从分析不难看出,导致此轮通货膨胀的因素中虽然有一些短期如天气及投机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一些长期因素,如货币超发、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上涨因素和国际商品价格传导因素等。虽然2011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落显示国内需求增长由高位回调,而且当月农产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加上国内货币政策明显收紧,都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但是短时期内消除这些诱发物价上涨的因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从国际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趋势尚未确立,全球流动性过剩趋势必将持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高位。从国内看,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铁路、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大量开工建设,而且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必然推动国内需求大幅增长,因此信贷增长和货币供应增长趋势难以改变,而且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明显加剧。总体上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特别是2011年我国仍然将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计量分析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诱发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与物价变动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成本传导角度分析通货膨胀,即从上中游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及职工工资等成本上升来分析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关研究表明1,从根本上看货币供给增长对我国上游价格具有直接的动态驱动效果,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也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因此,本文主要从货币超发角度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数量关系。
  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虽然对超发数量的看法不一致,但都认为我国货币存量明显偏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我国M2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货币化程度M2/GDP已超过2,远大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从M2看,我国也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发行大国。近年来,几次过快的货币增长都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具体如图1所示。当然,货币供应对物价上涨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通过对货币供应量M1、M2增长率和CPI进行序列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货币增长率变动在6个月-9个月后会引起物价的变动。事实上,从图1也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点。
  我们进一步考察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的数量关系,这里主要利用弗里德曼的名义收入理论进行分析。名义收入理论认为,在长期均衡时,一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差应等于物价变化率与产能利用变化率的和。如果不考虑产能利用变动率,根据1992年一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相关数据,经测算可建立季度CPI与滞后三季度的M2增长率(M2I)与GDP增长率(GDPI)之差的回归方程如下:
  CPI = 0.7195﹡(M2I(-3)-GDPI(-3))-2.8084(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