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垄断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晓玲 邢华彬 发表于:2010-09-12 10:28  点击:
【关健词】经济势力;垄断势力;加速发展;停滞趋势
迄今为止,人类工业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由福特式向熊彼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技术和产品市场垄断主导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自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而大规

  迄今为止,人类工业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由福特式向熊彼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技术和产品市场垄断主导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自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而大规模经济增长方式的效率是由分工和资本深化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然而,大规模增长方式在使工业品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其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着市场与资源两种新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经济增长方式向熊彼特生产方式转变成为必要和可能。熊彼特增长方式即是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罗默认为,生产新知识所需要的固定成本,随着社会知识存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知识的不断积累将导致分工的演进和经济的增长。在熊彼特增长方式下,市场上商品的品种与数量大大丰富了,产品的寿命周期大大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了。随着消费者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品种和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经济势力主导下的垄断势力及其特点
  
  在技术、产品市场垄断主导条件下,经济势力的技术积累能力与体制优势成为垄断势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如果厂商在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垄断方式的同时,又拥有技术积累能力和企业体制优势,那么厂商拥有的技术垄断性质的壁垒就会得到空前的加强,在这种条件下,经济势力就可能转变为垄断势力。近年来,在国际技术经济的竞争过程中,当经济势力的行为发生改变,不仅长期操纵市场与垄断价格,并以技术的兼容性为理由对行业的技术标准进行控制,公开排斥竞争者,同时厂商自身的经济技术行为又趋于保守和竞争克制,经济势力就会转变为拥有技术、产品市场控制力的垄断力量,并且,在知识经济时期,这种力量正在成为垄断势力的主导力量和主要形式。因此,适宜的规模、创新性的组织文化以及长期的技术积累能力是厂商开展持续创新活动并保证技术领先的先决条件和制度保证,有了这些制度和条件,厂商就能形成对行业技术标准的长期控制,据此建立起坚固的进入壁垒,从而限制了竞争者进入以及厂商之间的有效竞争。
  “干中学”和“领先时间”也是决定经济势力转变为垄断势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技术壁垒的脆弱性,对行业竞争形成长期限制。“干中学”是指最先进入该行业的厂商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其边际成本随着厂商产量的不断积累(经验的积累可由产量的积累来衡量)而下降。20世纪60年代,阿罗把技术进步看成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最先进入市场的企业便拥有市场垄断势力。然而,“干中学”在不同行业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干中学”十分明显的部门来说,其市场的不完全性是明显的。第一个进入这类行业的企业,由于拥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优势,其成本必然低于潜在竞争对手。高新技术领域即是一个“干中学”较重要的领域,少数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会形成一种技术垄断优势。
  在专利竞赛中,“领先时间”对于厂商获得有效的技术垄断至关重要。因为垄断企业与竞争企业的报酬是非对称的,如果垄断企业的发明领先于竞争企业,垄断企业可以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并获得垄断利润;如果潜在竞争对手的发明取得领先地位,它必须与先前的垄断厂商竞争以赚取双寡头垄断利润。但是,垄断企业若不能首先发明,其损失比其他竞争对手还要大,对手仅损失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而垄断企业则不仅损失研发投入的成本,还会损失一部分垄断利润。因此,“在专利竞赛中,专利对垄断厂商的价值高于它对竞争厂商的价值”。要想获得市场控制力,垄断厂商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远远领先于竞争者,使所有的潜在竞争对手退出竞赛,并且要保持持久的技术上的先动优势。所以,技术创新上的“时间领先”等于一种强化的市场控制力。其实,技术壁垒的坚固性除了与上述因素相联系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创新产品特定的生命周期、厂商采取的技术垄断的具体形式、创新技术本身的性质、竞争厂商在技术积累能力以及体制方面的同质性。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其技术积累能力差别不大,技术壁垒具有脆弱性,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技术积累能力及体制的差别较大,技术壁垒具有坚固性,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厂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易形成垄断势力。然而,由于突破性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新技术的溢出效应,技术垄断壁垒在根本上是脆弱的,据此建立在经济势力基础上的垄断势力是极不稳定的。
  事实上,在技术、产品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垄断势力,其经济绩效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由于其对产品价格与技术标准的垄断控制,从而戕害市场竞争与技术发展,存在着停滞和消极趋势;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发挥着行业技术的引领和先动作用,本身又对实现行业和部门的有效竞争发挥一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垄断是动态的、开放性的,即是说厂商只有不断地获得特殊技术和产品,才能保持其长期的市场垄断优势。但这类厂商的经济绩效最终是由其市场垄断行为程度决定的,克服该类垄断势力的垄断行为应本着制裁与保护并举的原则,而制裁与保护的程度又取决于厂商在技术上的先动优势与垄断行为的相互替代效应。2002年11月12日,美国华盛顿地区联邦法院对微软公司作出裁决,对微软与美国政府及9个州达成的和解协议的主要内容表示认可,同时驳回另外9个州要求对微软进行更严厉处罚的要求。根据和解协议,微软将面对至少为期5年的惩罚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微软不能达成有害于其他竞争者的垄断交易,应允许电脑制造商自由选择视窗桌面,向其他软件商开发商开放部分内核技术,使软件的竞争者也能够在视窗操作系统上编写应用程序。虽然微软不仅已经而且正在为美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但也正在酝酿潜在的危机,那就是长期的垄断会导致竞争的消失。微软正是由于在电脑软件开发、销售、使用等领域的强大垄断而遭到诉讼和严厉的处罚。
  一般来讲,由于技术、产品市场垄断形式的种种特征,建立在经济势力之上的垄断势力具有不稳定性、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垄断势力易产生于经济衰退时期。在经济衰退时期,技术创新处于低潮,市场萧条,购买力不旺,厂商的利润会大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倾向于采取保守、防御性的行为参与竞争,他们之间极易形成战略互动和默契勾结关系。而当周期性的景气回升到来的时候,技术创新活动活跃起来,厂商采取进攻性、主动性行为的可能性提高了,这时,经济势力居主导地位,竞争加剧,垄断势力不易产生。第二,垄断势力易产生于利润率低的部门。与非合谋企业相比,合谋企业趋向于具有更低的利润率,特别是消费品生产部门。在很多情况下,合谋是对低赢利性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具有合谋倾向的企业包括:大或者分散化的不赢利的企业,高集中度部门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集中度高而进入壁垒低的部门中的企业,如商业和流通部门。而“抵抗”合谋的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专业化、成长 快,处于广告密集的部门。赢利企业驱向于不合谋,但这些企业间的合谋范围却会随着进入壁垒的提高而扩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