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养老文化的差异看中国人的养老期待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张雯莉 发表于:2011-04-28 11:13  点击:
【关健词】养老文化;养老期待;养老文化差异;中美养老文化比较
一个老人期待什么样的养老方式、一个社会将采取何种养老模式这与一个民族的养老文化息息相关,中美关于养老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比中美两国的情况,差异皆来自于双方养老抚幼家庭文化观的不同,这将导致两国老人在养老期待上的差异。把握好老年人的养老期待有利于

人人都会变老,人们将期待一种怎样的养老方式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养老文化。对于中国人而言,儒家的养老文化则深深地影响着大多数人的养老期待。养老,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老年人自身对老年生活或者养老方式的期待;另一方面指社会或家庭对老年人养老的安排,这种安排则体现为养老文化。具体而言,“养老文化” 即是关于养老的社会制度安排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传统,它涉及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情感需要、生活照顾等方面。文化安排只有协调并满足老年人的期待和需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老年人才能安度幸福的晚年。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比较多地讨论了我国的养老文化,而忽视养老期待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养老期待其本质也是文化性的,它受到本国或本民族的养老文化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中美养老文化,探寻不同文化下养老方式的差异,以明晰中国人的养老文化和养老期待之间的关系,从而希望能为中国社会协调好两者关系提供解决思路。
  一、儒家的养老文化
  相当一部分都认为,养老的重心在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顾方面。老年人只要有吃、有穿、有住就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身边的老人在吃、穿、住不愁之后并不满足,何故?事实上,养老是一个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的社会现象,中国以儒家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对养老做了很多很具体的规定。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养老蓝图。
  (一)“孝”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养老的说明。儒家倡导的“孝”应该是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了。传统文化对“孝”有明确的规定,在儒家的诸多典籍里都有对“孝”的含义的详细阐释。《礼记·祭义》记载曾子的话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句话指出了“孝”的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敬”,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鸦知反哺,羊知跪乳。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父母的供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尊敬。所谓“大孝尊亲”,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官有多大,都必须孝敬父母,尽为人之子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儒家经典里面对“尊亲”还规定了许多繁缛的礼节仪式等,在现今社会就不必一一遵从了。第二个层次是“弗辱”,这一条不仅要求子女要安分守己,不许玷污祖上的名声和家族的尊严,还要求子女对父母和颜悦色,即顺从父母绝不辱骂、训斥父母,也就是《礼记?祭文》说的:“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必有婉容”。最低的层次是“能养”,在做不到前两个层次的情况下,至少要能够满足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
  (二)“顺”
  孔子对孝还做了简洁的解释即“无违”,“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服从长辈的意志。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希望父母在家庭中保持绝对权威的,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孔子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即子女侍奉父母时,如果有什么意见跟父母不一致,或者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柔和地提出来,耐心而克制地规劝,即使父母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接受意见,也要保持恭敬,不能生气,不去违背他们;虽然自己感到担忧,也不要抱怨。这短短的几句话充分地揭示了“顺”即是中国养老文化中“孝”的重要内涵。对父母的敬畏不违有利于父母的心情舒畅,同时也利于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和谐。
  (三)“天伦之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提倡中国的儿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离开家去求学和做官,尽量与父母同住,并陪伴、照顾父母。第二层意思是说,如果一定要离开父母到异乡,那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地方,这样才能让父母免于担忧;如果离家在外漂泊不定,势必让父母分外牵挂,这也是不孝的表现。前一层意思强调的是与父母共同生活,后一层含义则指明了子女对父母尽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是人们期待的幸福家庭模式,长辈和子女、孙辈们同住在一起,别说四世同堂,至少也是三世同堂,这样的生活是大多数中国老人期待的。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养老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都做出了规定,不仅强调“孝”与“顺”的一致性,也强调与父母同住是子女孝顺父母的重要方式。这些文化中关于养老的内容世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养老的期待,这些期待包含了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情感需求等诸多方面,几代同堂也成了大多数老人期待的养老居住方式。只有在老年人的养老期待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老人们才会觉得幸福。
  二、美国人的养老文化
  人们的养老期待受到特定文化的深深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都广泛地存在着,在此特别呈现美国的养老文化以观其对美国人养老期待的影响。
  (一)平等
  个人主义是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其主要思想表现为自由和平等。美国《独立宣言》说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由于对平等的强烈提倡和追求,美国人认为无论老幼都是平等的,西方的老人并没有凌驾于子女之上的特权。在美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必须赡养其父母,因此,美国老人在法律上没有权力要求子女对自己负赡养的责任。
  (二)独立
  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推崇个人主义的传统,凡事讲求个人的独立意识,尽可能地少依赖于他人的帮助。传统意义上关于家庭的地位和作用很少受到重视。因此,老人普遍习惯于独立生存,他们依赖于家庭的思想在观念上是被看不起的。
  美国家庭模式通常是为夫妻两人定制的,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现象在美国很少见。因为在美国,孩子们长到18岁就独立在外闯荡了,他们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就是“个人隐私”,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独立居住还可以减少与父母由于代沟所引起的冲突,从而保留自己和父母各自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逐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部分美国年轻人如果回父母家居住超过一个月,则要付给父母房租、饭费。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分开付账也再正常不过。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会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这种亲子间的独立意识,也影响着老人在养老方面的独立和自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