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术语翻译中的术语属性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魏向清 发表于:2010-12-30 19:57  点击:
【关健词】人文社科术语;翻译;术语属性
本文主要从人文社科术语作为一个术语类别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一些翻译实例,较为具体详细地分析把握术语属性特征对于此类术语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旨在对今后人文社科术语翻译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On the Basic Features of Term Translation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ei Xiang-q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Terms used in studi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re by their very nature a unique category of terminology and their rendition into another language should also conform to certain rules of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This essay with many concrete examples attempts to elaborat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erminology when translating them. Hopefully, it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erminolog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ranslation; terminological features
  
  根据现代术语学研究理论,术语翻译的结果就是在不同语言间形成“表示同一概念的等价术语”(冯志伟 1997: 9)。众所周知,在两种异域异质的语言间找寻完全对等的词汇单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概念语义相对比较单一的科技术语翻译方面也较难做到,更不用说相对更加复杂的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了。
  所谓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的复杂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即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和术语研究本身的特殊性。人文社科术语因其所属研究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及语言生活密切相关,其自身学科系统内外又存在广泛而复杂的关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往往具有互补性特征。因此,我们在翻译人文社科术语时常常会面临很多选择,但究竟如何取舍,最终还是应该考虑其作为术语的本质属性。
  1 单义性属性
  术语的单义性要求“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术语来表达,不能有歧(冯志伟 1997:1)。这一点在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我们知道,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译者在处理相关术语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个性意识”,容易忽略术语翻译的单义性要求,因而在寻求“等价术语”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规范意识。具体而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新术语时未能首先去查明可能有的现存等价术语的情况。或者,在已知存在同一概念多种对应“等价术语”的情况下,未能很好地进行有理据的选择,常常会倾向于另辟蹊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常常出现同一原语术语概念会有很多不同的目的语“等价术语”了。比如:英语语言学术语minimal pair 目前至少有如下9种不同的汉语“等价术语”:(1)“最小音差的一对词(音段)”(刘涌泉 赵世开1979:173);(2)“最小区别的一对”(劳允栋2004:353);(3)“最小对”、“最小区别对”(沈家煊等1994:73);(4)“最小配对”(钟荣富2006:63);(5)“最小对立体”(王宗炎1988: 235);(6)“最小辨异对”(陈慰1998:156);(7)“最小对比对”(沈家煊2000:225);(8)“最小对立偶”(劳允栋2004:353);(9)“最小对立组”(陈慰1998:156)。
  须要指出,这些不同的汉语“等价术语”都是出现在具有权威性的语言学专业工具书中,它们对其他学习者和研究者所带来的困惑更是可想而知。然而,如果我们在处理这个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术语的单义性特征,有较好的规范意识,想必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或者至少可以得到很好的处理。
  2 系统性属性
  术语的系统性要求“在一个特定领域中的各个术语,必须处于一个明确的层次结构之中,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冯志伟 1997:2)。在术语翻译的系统性方面,科技术语的情况可能比较突出或更加重要,这是由自然科学研究的严谨学术体系所决定的。但是,在人文社科术语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学术体系的特征,同样需要予以重视,否则就会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研究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就以翻译学的术语为例,以下是有关翻译手法的一些术语的汉语“等价术语”:adaptation(顺应/适应/归化/改编),amplification(增译/二义性/意义模糊),borrowing(借用/借用词),calque(仿造/仿造词),compensation(补偿),explicitation(明述/详述),interchange(互换/换译),interpretation(解释/释义/理解)。 从这些术语的定义来看,都是有关翻译手法的名词,而且从其词形也明显能看出是名词性的术语。然而,从译者所提供的汉语等价术语来看,显然不符合同类术语的系统性特征要求,这不利于翻译学习者对此类术语的更好理解与把握。笔者以为,从系统性原则出发,这些术语可以有如下调整:adaptation(归译),amplification(增译),borrowing(借译),calque(仿译),compensation (补译),explicitation(显译),interchange(换译),interpretation(释译)。此外,术语翻译的系统性还要求我们在处理单个术语翻译时要尽可能考虑到相关联的一组术语的协调统一,保持系统性。比如,context 这个翻译术语,通常有两个汉语“等价术语”,即“语境”、“上下文”,应该说都是基本对应原语术语概念的,但从术语系统性考虑,前者似乎更符合这方面的要求,而后者则可以作为非术语的词汇。这样我们就可以更便于处理macro-context(宏观语境),micro-context(微观语境)以及situational context(情景语境)这些相关术语了。
  3 简明性属性
  术语的简明性很容易理解,即要求我们在翻译术语时要简单明了,避免不必要的表达冗余。这是由术语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过于冗长的术语自然不便于理解记忆和推广使用。但是,我们也还要注意到术语简明性与准确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应该在满足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这方面我们既可以从很多术语翻译的历时变化得到启发,比如:德谟克拉西(民主)、德律风(电话)等,也可以从不少当今流行术语的翻译实例找到佐证,比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非典,SAR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禽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甲流感或甲型流感)等。同样,上文提到的有关minimal pair的汉语“等价术语”中,前两个选择“最小音差的一对词(音段)”和 “最小区别的一对”就不太符合术语的简明性原则,表述不够简洁。
4 理据性属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