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就是习惯用语,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或句子,固定短语的总称。它们是人们经过漫长的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和发掘出来的。每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等因素,都会形成不同的熟语。而恰恰是这些带有强烈名族色彩的熟语,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熟语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差异,做出合适的处理。
熟语是一种文化瑰宝,每一句熟语当中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它们让语言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折射出深刻的处世道理。中国与德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远,而它们的历史也不尽相同,因此两种语言熟语的互译,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语言转换,其实究其根本是一种文化移植。
一、 文化背景差异
造成中德熟语差异的文化背景因素有很多,下面列出了几点主要因素:
1.宗教信仰
中国的主要宗教是佛教。两千多年前,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渗透到语言当中的佛教思想,多是对一些佛经故事的总结或者是百姓自身对“佛”的理解。如今被我们经常运用的有关“佛”的熟语也是屡见不鲜:“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等。这些熟语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汉语体系,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基督教则从16世纪开始在德国深入人心。与我们中国所信奉的“佛”对应,德国人跟大多数西方人一样信奉“上帝”。从我们经常听到的“Gott sein dank!”,“Gott wei?”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熟语中就可以知道,“上帝”在德国人心目中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历史典故与神话、寓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汉语中从历史典故或者其他神话寓言中提炼出来的熟语自然比比皆是。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句熟语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恰好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德国典故中的熟语则多来自《圣经》。自马丁路德翻译《圣经》以来,大量的熟语典故随之而来,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新约·马太福音》里记载,耶稣告诫门徒与世人:“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耶稣把假先知与坏人比作残暴的狼,而“披着羊皮的狼”则是指那些貌善心毒的人。另外,我们熟知的还有“伊甸园”,现在则用来比喻人间乐土。
3.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其实是让不同语言的熟语产生差异的最典型因素。许多熟语都是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而得来的。同时,在对待同一样事物的时候,不同国家的人所作出的反应也不同。首先,东西方的饮食文化是很突出的一点。例如,汉语中的“醋”在德语中对应的词是“der Essig”,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而将醋这个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则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有“吃醋”,“醋意”等词,这两个词当中的“醋”表达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调味料了,而是指男女关系上的一种嫉妒心理。而“der Essig”在德语中却根本没有这层含义,如果直接按照对应词翻译,则会造成德语读者对其意义的误解,比较好的翻译只能用“eifersüchtig”一词。同样,“Butter”在汉语中的对应词是“黄油”,而在熟语“Es ist alles in Butter!”中,“Butter”一词则不是黄油的意思,而是指“一切就绪”。这是因为黄油是德国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一顿大餐是用上等的黄油制成的,那么这顿饭就是完美的了。后来人们把这句话用于其它的事情上,就表示一切已经就绪。
二、互译原则研究
通过这几点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德熟语的翻译需要对译语民族各方面的民俗文化以及历史有所了解,而在熟语的互译过程中,我们则可以依照这些差异作为基础进行更好的翻译。
1.如果在译语中能找到与原语完全对应的熟语,那么我们应该直接用译语中对应的熟语进行翻译。
例1:中文:水滴石穿
德语:Steter Tropfen h?hlt den Stein
例2:中文:白纸黑字
德语:schwarz auf weiss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某些熟语,在汉语和德语中能找到完全对应的例子,即两者不仅意义相同,而且字面义也相同。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翻译。
2.如果在译语中能找到与原语意义相同但是说法不同的熟语,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引用译语中对应的熟语。
例1:中文:爱屋及乌
德语:lieb mich, lieb meinen Hund(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例2:中文:引狼入室
德语: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让羊来当园丁)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虽然汉语和德语两者从字面上看并不能完全对应,但是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或相近的,用这样的熟语进行翻译也可以给读者跟原语同样的感觉。
3.如果在译语中找不到与原语对应或意义相同的熟语,我们应该挖掘出其深层含义,然后再进行翻译。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如上文中“吃醋”的例子就是这样。本身在德语中就没有这样对应的一个固定词组,所以我们就必须把它的比喻义翻译出来。相同的例子还有“高枕无忧”,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躺在床上没有忧愁”,那么在西方看来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去世了,这就跟原语本来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甚至会闹出笑话。
三、翻译实务取向
作为语言文化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熟语承载着最精粹的民族文化。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也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在翻译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实践导向,广泛涉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灵活的思维方式,掌握熟练的翻译技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