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思考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曾立人 发表于:2011-05-05 12:19  点击:
【关健词】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自身的特有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忱欢迎,并为传统的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为有效缓解当前翻译师资培养中的压力,势必要解决翻译教学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将计算机辅助运用于翻译教学也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愈来愈密切,并且已经延伸到了相关领域,从而增加了对于翻译人才之需求。因此,大量高校均设置了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然而,在绝大多数高校的外语翻译课堂上,教师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师徒传授式教学方法,着重讲解技巧,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再逐字题核对参考答案,或者运用例句以验证翻译的技巧。在这一模式之下,翻译知识的表现形式趋向一元化,学生所获得的翻译理论十分有限,而且其实际翻译能力也难以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提升。为真正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要为翻译教学引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翻译教学之目的。笔者认为,开展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有助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翻译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现代职业翻译必不可少的工具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必然要在科学技术与文化等方面积极借鉴吸收西方文明成果。鉴于商业活动与多边贸易的发展、政治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等,以上因素均造成我国翻译市场在不断扩大。在这一庞大市场中,很多翻译服务机构已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展现出两热和两冷的局面:两热是指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研究起步较早、竞争热,同时译员与翻译机构的应用较热;而两冷则是理论与应用研究较冷,高校翻译教学较冷。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是高校翻译专业建设的要求
  不管是高校翻译本科教学,还是翻译硕士教学,所强调的均为应用型人才。翻译教育所强调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学生本身就来自于翻译工作一线,他们接受专业教育之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的岗位上更好地提升自身业绩,让自己所做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翻译专业所强调的是实用性,即使处于硕士阶段,外语专业所培养的还是技术型人才而并非是学术型人才。根据对翻译行业之调查,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软件已成为翻译工作从业人员的必备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国外翻译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从2004年10月开始,欧盟就启动了欧盟笔译硕士项目,培养能够满足欧盟委员会及其他欧盟机构的特定翻译需求的译员。该项目培养方案中所提到主要翻译技能有翻译基本功、信息获取的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术语工具的应用能力,三种基本技能中的两种基本技能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同时,这一培养方案还指出了翻译教学应当密切联系翻译行业之实际,并更加重视术语工作与信息技术教学。欧盟笔译硕士培养方案要求从开始阶段就开始各类翻译信息技术的教学,随后在翻译作业当中应用这些技术。与之相比,我国的指导性方案当中,计算机辅助翻译仅仅是笔译模块中六个选修课当中的一种,而且不在必修模块之中。可见,与欧盟先进经验比较起来,我们目前虽然已开始认识到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但是显然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依然不够。
  二、计算机辅助运用于翻译教学的主要优势
  (一)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
  在传统的高校语言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知识之输入主要还是依靠外语教师的口头讲授与板书,这一授课方式较大地局限了大学生在一堂课当中所能获取到的信息量。从翻译这一学科来说,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文体文本方面来看,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种类繁多,教师一定要提供足够多的资料方能满足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等多种科技手段,从而为学生与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资料与大量文字资源,从而使课堂的信息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教学场景更为灵活多变
  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教师的授课不再局限于课堂。除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开展知识讲解与难点点播之外,学生还可运用网络实验室开展练习课,和学生开展更多交流与互动。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可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形式实现,从而让教学的场景不再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当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展现出立体化和多面性。
  (三)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学生们早就不习惯于一边听教师进行讲解,一边看板书进行笔记,但是,在传统模式之下,以往的陈旧知识都能通过音像与图画活跃起来。从翻译来看,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对不同文体文本开展反复比对与研究,在计算机多媒体的协助之下,大量语料可运用课件、音像等形式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让语料的输入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省略了写板书的时间,师生可开展更多互动,并通过交流发现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大学生们也能在课堂活动之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不再受时空制约
  传统意义上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局限于教师对某一位同学提问这一种固定的形式,翻译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大学生的层次有有所不同,教师难以及时发现与解决所有的问题,而翻译理论学习还需进行反复探讨,翻译实践之中就需要进行反复推敲,学生难免会遇见大量难题与不解,这就需要教师随时随地提供各类帮助,只是依靠课堂教学,还是很不够的。只有通过网络,搭建起学生间与师生间的交流平台,从而有利于学习问题的及时解决。
  三、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块设计
  在设计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块之时,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考虑,应当让职业译员在翻译的实践当中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有以下四大模块。
  (一)翻译信息技术模块
  笔译工作所需要的工具和人类信息记录及传播技术同样,一起经历了纸张与活字印刷术之发明,开展数字化文字处理技术这两大变化。在这一基础上,翻译工作还迎来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系统这一重大的技术革新。大量的翻译工作研究者都十分重视数字化文字的处理技术。本模块主要包括了以下五个子模块:
  一是高级文字处理技巧。如今的文字处理软件,决不能只是视为移植到电脑中的打字机。电脑界一种流行的说法是:80%的用户往往只了解到Word中20%的功能,其意在于,文字处理中大量的自动化高级技术尚不为人所知。正是这些平日隐匿起来看不到的80%功能为办公自动化和翻译工作带来了难以意料到的效率提升。以上技巧包括了高级查找与替换、样式功能、交叉引用、宏、标记文档修订及自动排序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