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华烟云》看中国近代服饰的西化(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柴丽芳 发表于:2010-10-14 23:41  点击:
【关健词】《京华烟云》林语堂 文学作品 中国近代服饰 服饰西化 服饰文
接近民国时期的时候,女性服装出现了一些款式变化。姚家姊妹也穿得很讲究,上身穿的是乳白色的丝绸的褂子,极细瘦的袖子,鸭蛋青色的厚锦缎裤子。那时候儿极瘦的袖子突然流行,已经把早年宽肥飘洒的大袖子取而代之

  接近民国时期的时候,女性服装出现了一些款式变化。“姚家姊妹也穿得很讲究,上身穿的是乳白色的丝绸的褂子,极细瘦的袖子,鸭蛋青色的厚锦缎裤子。那时候儿极瘦的袖子突然流行,已经把早年宽肥飘洒的大袖子取而代之了。”清朝的服制规定,富贵人家的女性见客必须在裤外罩裙,以木兰姐妹的身份,又是与年轻男性在一起,按理应该着裙,按照书中的描写看来,当时的风气已经比较开化,且木兰的父亲思想开放,所以才穿长裤出门游玩。
  
  二、民国初期——中西交汇,新旧杂陈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西方思潮迅速扩散,服装观念也在新思潮的带动下日益转变。留学青年、洋买办及效仿者以西服为身份的标志;而中式的长袍马褂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保守的旧式人物仍保持清末的穿着习惯,因此形成了“中西并列、新旧杂陈”的民国初期服饰风貌,甚至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的礼服标准也规定了“西式礼服”和“中式礼服”两种。显而易见,这种并列的状态是过渡时期。中国人应该穿什么衣服——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如鲁迅先生的文章《洋服的没落》、林语堂先生的《论西装》和梁实秋先生的《衣裳》,均对此发表了议论。
  《京华烟云》小说对民国初期一些守旧派的人的矛盾心理有生动的描写,如清遗老曾先生对如何穿衣很为难:“他要不要穿那种丑陋的怪裤子?穿那种怪领子的衬衫?也系上那样的领带?要不要像自己几个老同僚看来那么滑稽可笑?穿着中国的长袍而带上外国的呢帽,看来又成什么样子呢?……他看见些年轻的返国留学生,还有南方来的革命党人,走路拿着文明棍儿,戴着烟囱帽子……。”
  以辜鸿铭为代表的顽固派仍拥护中国的固有文化,包括妇女应深居闺房和裹脚。他甚至说:“裹小脚儿有什么害处呢?什么害处也没有。与生理上主要的功能一点儿也没有妨碍……而且裹脚之后,站着多么挺直呀!”在他的影响下,美国小姐董娜秀还穿了中式服装参加聚会。
  思想开放的新潮人士则已经接受了西方服饰,如风尘出身的女性莺莺则是“虽然是妾的身份,她穿的是裙子,和普通正式做妻子的新时代女人一样。她那淡红色的上衣,领子高,又紧又短的袖子,短得刚刚长过胳膊肘儿,所以把丰满柔软的胳膊露在外面。”
  而没落的旗人女子宝芬仍保留原有的清朝服饰,“她穿的衣裳显然是一个很讲究的旗人家庭的衣裳;像一般旗人家庭的小姐一样,她梳着辫子……她的旗袍不是旧式的那样直桶子一样,而是按新式剪裁的。脚上穿着软底黑缎儿鞋……”
  _
  三、民国中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西方服饰逐渐被社会全面接受
  
  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西式服装逐渐被大众普遍接受和喜爱,穿西装的人越来越多,女性服装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如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搭配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