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阅读英语理解过程中的文化语言障碍的消除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现象:学生已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但却因此对语文开始产生麻木和小看的心理,阅读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提高收效甚微,很多学生的兴趣会明显转向数理科目。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知识的宝库里尽情遨游呢?我认为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对语文的感觉尤为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这能让语文学科对学生更显示出其他学科所无法抗衡的亲和力。
没有一门学科会比语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这一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家赵丽宏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中就告诉中学生:“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在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初步学习后,他们的对语文的新鲜感慢慢淡化,审美疲劳取而代之,所以,这个时候是应该打通学生和语文之间“关节”的时候了,是应该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了,而语感教学就是打通此关节的一大法宝。
早在上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强调指出,“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一直以来,语感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热点,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却又是一个大而笼统的话题,似乎在这一点上除了老老实实去“读书破万卷”之外,就没什么捷径可走了。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无须凭借有关的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在一听一读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就形成了语感。对语言的把握能达到这样驾轻就熟的地步,少不了长期的积累。但迈出语感训练的第一步时,必须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捕捉到文字给他的暗示,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他才会有探索下去的乐趣。上个世纪心家默里、麦克勒伦和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论”,他将其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也认为:“对于学校中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来说,首先要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能大大促进学习。”并且,书中还认为:“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语感教学同样如此。然而,进入初二,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达到了一定深度,许多文章尽管是名篇佳作,但限于年龄和经历,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其精华所在。如何能让学生跨越年龄和经历的鸿沟,与文字发生心灵接触呢?让我们再看《语文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阶段目标的叙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可见新课程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亲身的体验是阅读文本的认知基础之一。但前提是学生原本应在生活中有这方面的相关情感体验经历。尽管人生之路丰富多彩,我们的初中生们却只经历了其中的一小段,不可能体验很多。但细想一下,有一些情感却是人类所共有的,如亲情、友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等,即人生经验通感。我的观点是初中语感教学正好可以此为载体来展开。
《散步》是莫怀戚先生写的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浓浓亲情的散文,语言隽永,给人美的享受。我在对整节课的设计中,将寻找语言文字中的美的线索贯穿始终:用询问学生喜欢在何时、何地、和谁去散步,为的是引导其进入文本的美丽情境中;让学生跟着配乐朗诵齐读全文,教师和学生一块读,学生领学生朗读的方法,为的是让其沉浸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中;让学生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绘出文中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能制造出画一般的美;让学生合作寻找文中美的点滴,为的是让学生充分又细致地去咀嚼文章中各种通过文字营造出的美(亲情美、景物美、语言美);最后的迁移运用,则是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寻找美的方法。如果只一味地去让学生寻找文中的美点,则会脱离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初衷,而变成纯粹的美学知识讲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两点: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