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共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模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如何进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本文系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规划项目"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YJ481)阶段成果之一。
一、引言
"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一核心理念实现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行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从而真正实现了把教育对象当作人来培养的目的[1]。
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综合职业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国很多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如图一。
专业能力,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
专业之外的能力也称关键能力,包括两方面:
方法能力,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方法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社会能力,即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2][3]。
按照此项分类方式,计算机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分为计算机专项技能、完成专项技能必备的方法能力、完成专项技能必备的社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我们知道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传授式教学方式来实现。目前高职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通过选取恰当的载体,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进行序化,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知识,融实践、教学一体,采取先讲后做或先做后讲,边讲边做等方法,使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接收相应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工作过程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
《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是武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网站建设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动态网站建设的必备技能。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一)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对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的实际开发过程、企业员工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等进行调研,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确定合适的载体,运用教学论、方法论分析处理后,参照网站建设中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课程由四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一是搭建系统开发平台,也是课程的工作环境的建设;学习情境二和学习情境三是两个难度相当的、功能相对简单的项目;学习情境四是构建在学习情境一,包含学习情境二和三的真实项目。
按照IT项目开发的职业情境,通过项目案例和工作过程整体化,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指导学生获得项目开发的专业知识和直接的工作过程知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思路
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透过一个个的教学案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习领域课程中的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一个学习任务相对独立,行动导向教学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均按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并接受学习任务、收集信息、计划于实施、评价与反馈。
采用以"以能力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活动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示例
以学习情境二网络通讯录制作为例。将其知识目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运行维护;能力目标:沟通并收集资料、需求分析与设计、编码纠错、文书规范;素质目标:职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规范、团队协作整合形成学习目标,通过具体的学习内容完成。
专业能力---理论评价+诊断性评价
理论评价包含: 基本理论知识,以考试,提问,作业的方式进行;
诊断性评价: 综合运用Web数据库技术,以小组作品形式进行;
关键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按照实施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进行,采用教师评分,小组评分,小组互评进行;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专业之外的能力也称关键能力,包括两方面:
方法能力,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方法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社会能力,即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2][3]。
按照此项分类方式,计算机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分为计算机专项技能、完成专项技能必备的方法能力、完成专项技能必备的社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我们知道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传授式教学方式来实现。目前高职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通过选取恰当的载体,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进行序化,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知识,融实践、教学一体,采取先讲后做或先做后讲,边讲边做等方法,使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接收相应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工作过程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
《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是武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网站建设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动态网站建设的必备技能。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载体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一)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对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的实际开发过程、企业员工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等进行调研,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确定合适的载体,运用教学论、方法论分析处理后,参照网站建设中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规划。
课程由四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一是搭建系统开发平台,也是课程的工作环境的建设;学习情境二和学习情境三是两个难度相当的、功能相对简单的项目;学习情境四是构建在学习情境一,包含学习情境二和三的真实项目。
按照IT项目开发的职业情境,通过项目案例和工作过程整体化,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指导学生获得项目开发的专业知识和直接的工作过程知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思路
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透过一个个的教学案例,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习领域课程中的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一个学习任务相对独立,行动导向教学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均按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并接受学习任务、收集信息、计划于实施、评价与反馈。
采用以"以能力为本"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活动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教学示例
以学习情境二网络通讯录制作为例。将其知识目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运行维护;能力目标:沟通并收集资料、需求分析与设计、编码纠错、文书规范;素质目标:职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规范、团队协作整合形成学习目标,通过具体的学习内容完成。
专业能力---理论评价+诊断性评价
理论评价包含: 基本理论知识,以考试,提问,作业的方式进行;
诊断性评价: 综合运用Web数据库技术,以小组作品形式进行;
关键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按照实施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进行,采用教师评分,小组评分,小组互评进行;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