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促进高校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现实方法路径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作者:杨 春 发表于:2011-08-04 18:26  点击:
【关健词】基层,大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引导,他们,学生,政
针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性,对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促进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措施,构建实现大学生基层就业良性运行的循环路径。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关系到高等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大问题,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到基层接受锻炼是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探索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转变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的范围与内涵
  基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不单指乡镇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各类组织均有基层。农村是基层,城市的社区是基层,企业的车间、班组也是基层。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统计范围(试行)》,将基层的范围界定为: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农村建制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自主创业;部队;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明确了基层就业的范围与内涵,对于正确了解基层,帮助更多大学生合理定位就业取向,十分必要。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性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动员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缓解大学生结构性矛盾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他们到基层就业将会带去新的精神面貌,将给基层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基层经济、社会管理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另外,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生培养成本的增加,就业难度的增大,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无疑会缓解日益突出的就业供求矛盾,同时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5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愿望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单位性质、规模、所在城市、工资福利待遇等因素与大学生的选择性预期有较大差异,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结构性“就业难”现象。一方面是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对饱和,“精英”岗位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地区和单位人才匮乏,急需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基层必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这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必由之路。
  3.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对城市和高端岗位而言,基层条件虽然艰苦,却可以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联系群众的良好工作作风;能够深入熟悉国情、了解民生,进而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分析成功人士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基层工作的历练经历是他们后续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基层的历练是大学生宝贵的人生财富,必将增长才干、磨练意志,成为他们积聚能量、谋划未来的加油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基层可以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处理基层复杂事务的能力。如果被选拔进入党政机关,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多地符合实际。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列为重大人才工程,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负责的重要举措,也为大学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这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展望未来,基层必将成为各级党组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阵地。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
  1.服务基层项目政策落实及倾斜力度不够
  目前国家和地方实施的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主要有三种:一是共青团实施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计划;二是各级政府组织部门的选调生;三是人事部门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从总体情况看,这些基层项目规模小、资金投入少、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很多基层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使用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考虑,认为大学生是来“镀金”的,迟早会走,没必要分配给重要的工作,满足不了自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的需要,阻碍了有志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热情,很难广泛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2.地域差别大,基层单位保障机制不健全
  高昂的教育成本是很多大学生挥之不去的负担,追求高收入的职业,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成为他们求职择业的一个主要源动力。城乡等地域差别大,工作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普遍低于城市水平。基层单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缴纳社会保险等基本保障得不到保证;基层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问题,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许多大学生怀着满腔热血到边远基层工作,热情在时光流逝中消磨殆尽后,陷入困顿与迷茫,是该回到信息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就业,还是为了理想在基层单位继续奋斗?强烈的地域差异与现实的无奈,使大学生容易丧失理想而退缩。(责任编辑:南欧)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