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小学“托管”问题的思考(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娟妮 李赐平 发表于:2014-06-10 15:14  点击:121次
【关健词】小学生托管 对策 教育社会学
1.小学生托管班的显功能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 ⒍懒⑿院妥岳砟芰Χ疾还怀墒欤枰改傅恼樟虾涂垂堋6芏喑鞘懈改该τ谏疲ぷ骱托菹⑹奔湟话憷此到峡贪宀还涣榛睿饧佑刀碌某鞘薪煌ḿ泳缌巳嗣堑某鲂欣眩改傅

  1.“小学生托管班”的显功能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都不够成熟,需要父母的照料和看管。而很多城市父母忙于生计,工作和休息时间一般来说较刻板不够灵活,外加拥堵的城市交通加剧了人们的出行困难,父母的确对孩子放学后就餐和午休问题、上下学接送和下班回家前近两小时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托管班以学生的时间为主导,有针对性地提供灵活性的服务,首先,迎合了部分家长的需求,为其减轻负担解决了实际问题;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托管班里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教师为孩子提供课程辅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课业难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在教师的督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托管班作为一种“小集体”生活,孩子在一起食宿、游戏与学习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一种集体教育的熏陶,对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益处;最后,在目前我国青少年课后社会教育活动场所不足的情况下,托管班无疑是孩子最好的去处,避免小学生被一些不安全、不健康的外界环境影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课后教育的问题。
  2.“小学生托管班”的潜功能
  教育不但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的事业,更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从“社会秩序和进步”的视角将教育看成是联系和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并有协调、稳定社会的作用,认为社会是个集体性质的有机体,只有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时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发展。[7] 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力并承担责任。托管班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出现在第三产业中,家长需求决定其市场供给,二者属利益相互满足的供需关系。在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课后社会教育责任而政府暂时无力担负的情况下,只能使其流向利益导向的市场途径。目前我国在青少年课后社会教育的健康活动场所建设方面仍不健全,甚至是很缺乏,另外学校教育又受其单一性限制在学生课后教育方面也“无力和无奈”。从这一点来说,托管班的出现对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过程中的“教育空白”无疑做了有益的补充,弥补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点,为小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课后教育场所,一定程度上担负了部分社会教育责任;另外,托管班应市场需求而出现,在活跃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为一部分抓住商机的人带来利益,增加了就业机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目前“托管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托管班作为新兴行业必然有一切新事物发展的特点,存在很多问题和不适应。目前市场上的托管班主要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1.“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阻碍托管班规范发展
  由于托管机构提供的服务范围除了教育、管理学生,还包括中午餐、接送等不属于教育范畴的服务,所以不能将其单一归类于民办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也不能将其界定为民办教育机构;托管机构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属于市场和需求相互满足的利益关系,具有赢利性,但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又区别于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家政服务,不等同于一般赢利性服务机构。[8] 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使托管业更具复杂性。对托管机构的性质界定模糊,导致其处在了“家长无奈、学校无力、社会无视”的尴尬处境,到底应该由工商、教育、卫生还是由其他执法部门进行监管呢?出了问题谁负责?托管班到底应该有哪些规范性要求和标准?诸多问题,目前并无明确规定。规范缺失造成了大多数私人开办在学校周围或居民小区的托管班自行规定收费标准,制定服务内容的“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的无序状态,严重阻碍了托管班规范化地良性发展。
  2.办学条件不符合标准阻碍托管班良性发展
  由于托管班的巨大市场需求,社会上不乏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参与到此行业中来,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租一个场地,提供桌椅,再招些人员负责做饭和作业辅导就可以了。加上目前政府对托管班并无相关规范的审核和要求,导致市场上的托管班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办学条件不够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一是相关执教人员没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不具备教学资质,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有的业者揣着“看孩子”的心理在招进大量学生后,任孩子打闹、看电视、玩游戏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对家长所作出的“精心辅导孩子学习”的承诺成了空话。二是一些托管班的饮食服务人员无健康证明,对食品的采购来源和操作过程缺乏安全保证,操作间卫生条件差,学生碗筷随意堆放,有的托管班虽然提供消毒柜,但常常只是摆设,或者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对孩子的饮食造成安全隐患。三是托管班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投资成本压缩到最小,这就导致狭小的空间内拥挤着几十个学生,师生比例成问题。没有电子空气净化设施,容易引起病毒感染。消防设施也不具备,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都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提高小学生托管服务水平的对策
  1.建立政府监督、管理机制,让托管班经营合法化、规范化
  托管班的出现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目前托管班市场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监管的无序状态严重阻碍了其健康、良性地发展。因此,政府应及时给予重视与关注,协调工商、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相关监督与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相关条例准则,将托管班在市场准入的资质标准、收费标准、场地环境的安全标准、采购食品及操作环境的卫生标准、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消防设施标准和教学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审批程序纳入合法化、规范化的渠道。同时应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不定期对托管班市场进行整顿检查与指导,使托管班的管理和运行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

     托管班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空白,具有弥补社会教育职责的潜功能。所以政府应积极发挥托管服务行业的引导作用,认真调研分析并尽快明确托管行业的性质界定与主管部门,并适当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以确保托管行业尽快走上规范化、合法化的发展之路,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教育环境。
  2.放宽政策,鼓励和允许学校以适当收费方式提供小学生托管服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Baidu搜藏 QQ书签 Google书签 POCO网摘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