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摸清外来劳务工对成人学历教育的需求状况,课题组于2009年利用7-8月两个月的时间在深圳火车站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完成2000份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女性希望能够得到普通大学提供的成人继续教育,这一要求
为了摸清外来劳务工对成人学历教育的需求状况,课题组于2009年利用7-8月两个月的时间在深圳火车站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完成2000份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女性希望能够得到普通大学提供的成人继续教育,这一要求大大超过了男性的45%;女性在积极寻找学校、学习内容等学习信息方面也以64%超过男性的59%;两项合计平均约为60%。把这个样本和前面提到的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数字相结合,并通过对深圳外来务工人员成人教育市场规模的“总体”进行预测,我们发现,以深圳市18-39岁之间的外来务工人员总人口400万计,以平均每人每年支付教育费用1000元计,深圳每年外来务工人员潜在的成人教育市场年总值即可超过20亿元。但是,这个巨大的潜在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市场还没有充分开拓,每年实际参与成人学历教育的人数还不到50万人。
(三)劳务工成人教育载体建设状况
从教育载体上看,深圳成人教育体系比较健全,但由于缺乏重点高校作依托,整体教育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深圳现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华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中旅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等普通高校10所、电大1所、高等教育函授站29个、高校远程教育学习点12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所,街道成人文化学校20所,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194家,社区学院3所,社区学院分院、社区学校29所,社区教育站163个;政府组建的公共职业培训机构13家,高级技工学校1所,民办技校3所,社会力量举办的技能培训机构225家。为了增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深圳从1998年开始先后引进国内外40多所著名高校在深圳组建了深圳大学城和虚拟大学园。此外,在知识创新背景下,一些著名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把人力资本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训学院。[4]5-6这些机构都是深圳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和各种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
(四)妨碍“珠三角”劳务工参加成人教育的主要因素
1.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有冲突。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往往从事的是超负荷、高强度的劳动,他们平均每天至少要工作8-10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加点,除了法定节假日以外,很少有业余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继续学习。而多数成人教育机构安排的学习时间主要是在周末和寒暑假,这样一来,劳务工如果参加学习和培训,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保证。
2.居住地点与学习地点不一致。劳务工本身的流动性很强,他们一般很少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居住地点,一旦工作有了变动,他们就得迁居他处。这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许多不便。
3. 学费和支付能力之间有矛盾。在深圳,目前尚无一所政府全额投资的成人教育机构,现有的成人教育机构均采用收取学费的方式补贴办学经费之不足。[5]96 (私营性质的办学机构更是以盈利为目标。)根据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函授、夜大收费标准,一般人均年收费约为4000元,如果再加上其他学习成本,人年均支出至少在8000元。这对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的劳务工来说无疑是一项数额庞大的开支。
4.所学与所用之间不对称。除短期技能培训外,多数成人高校的学历教育所开设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明显脱节,很多劳务工所读专业与他们的工作联系较少,并且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力度加大,成人学历在近年来贬值快,一些单位在招工时往往不予以承认。
5. 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虽然国家和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制订了相关的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给予了关注和鼓励,但政策的涉及人群比例还较低。从整体上来说,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缺少正式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往往被排斥在教育福利体系之外;另一方面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制度性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也基本缺失。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参加教育培训会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帮助,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此外,许多成人学校落后的办学机制和办学理念也是导致劳务工未能充分参与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深圳为例,目前的成人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仍然以发展学历教育为主,无论是招生计划、招生指标的分配,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案的编排、教材的选用等,都具有浓厚的普高色彩。教育培养模式也一直沿袭以往普通高等教育管理方法,忽视对应用型劳动力和专门应用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积淀,忽视成人学员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训练。尽管有些成人高等院校把教学点设置到各个区、镇,与地方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但本质上讲,依然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这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广大劳务工来说,则很难适应。
三、改进“珠三角”劳务工成人教育的途径
基于深圳劳务工成人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深圳与“珠三角”的区域共性,笔者认为,改革现有的成人教育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办学机制,既是新时期“珠三角”劳务工成人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劳务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校校合作模式
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建立课程模块,采取学分制互认制度,建立课程学习卡,把课程分为全员课程、基础课程、中层课程、高层课程。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同时也允许和鼓励学生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获取毕业证书;校校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改变深圳各成人教育机构教学点重复设置现象,有利于教学管理扁平的、无边界,资源共享;在同一个地区,优化课程体系,所有学习相同课程的人在任何院校或教学站拿到学分就得到认可。采取学分制互认制度,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同一地区不同的企业,在开设相同培养课程的时候,资源共享,参与学习。这不仅有利于集中优势师资,也可以让学员自由选择学习不同专业技能科目。
(二)校企合作模式
此培养模式可采取委托式、订单式、定向式、定点式等培养方式,学校与企业挂钩实行定向培养培训,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各类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务工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大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技能培养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加强学校、企业和地方教育机构的之间的合作,更直接地服务于企业和市场。公司参与课程设置,负责专业课的教学,定期组织行业讲座,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学生毕业时全部到相关行业的各用人单位就业。这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带来的是多赢的局面,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完全采取了“以需订产”的市场化人才培养和输送方式,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量身订造”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紧缺人才,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