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管理在高校德育中的优化运用(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石若坤 刘智标 发表于:2011-11-30 13:52  点击:
【关健词】高校;心理契约;德育心理契约;德育效能
在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的教学支持责任维度中,对于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实用性的期望要求。对此教师们当然要认真地对待。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特殊性质要求,使得我们不能纯粹为迎合学生的心理期望

在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的教学支持责任维度中,对于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实用性的期望要求。对此教师们当然要认真地对待。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特殊性质要求,使得我们不能纯粹为迎合学生的心理期望而放弃理论性教学部分,盲目追求实用性。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承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在对课程性质和功能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认识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长远的目的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当在保证课程理论性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其关心的现实问题。这对于达成教师与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的一致性,保证教与学目标的统一,维持良好的德育心理契约是非常关键的。
  (四)理性对待学生德育心理契约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偏差
  在德育关系中,学生德育心理契约应当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并非意味着教师要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德育心理契约,无原则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契约。事实上,教师对待学生德育心理契约应当持有理性的态度,对于那些合理的期待教师则应当客观、认真地加以对待,并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原有的心理期望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心理契约的交集与默契。[5]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心理契约中存在的某些不正确或不现实的期望,教师应当依据实际的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及时地修正。
  例如在帮助发展责任维度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该维度暴露大多数学生接受德育在目的和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许多大学生把追求自身利益当作唯一重要的事,在德育学习中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把谋求理想的职业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缺乏学习的长远眼光和长远计划,更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并不太关心自己的精神境界问题,缺乏关注自己灵魂的兴趣和习惯,没有提升精神境界的内在需求。[6]很显然,对于学生的上述偏差问题,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及时纠正。
  (五)在德育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归因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契约主观性的特点决定了个体对契约履行结果的评判更多地体现为个体自身标准,同时在感知到心理契约的实现结果未能达到期望的水平时,以生气、愤怒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契约违背是否会出现,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心理契约破裂所做的解释,而影响个体解释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在于个体对心理契约破坏或违背的归因。[7]此外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保持着动态的效果。个体可以依据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组织自身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线索等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心理契约的内容。并且心理契约所具备的主观性特点也决定了,心理契约是动态发展而非一成不变的。德育心理契约同样具备上述特点,因此学生的德育心理契约在正常环境中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然而,在德育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动,受这些变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德育心理契约很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破坏或违反。如果此时教师对之孰视无睹,听之任之则很可能导致学生的负面行为——抱怨、消极学习甚至旷课。
  
  参考文献:
  [1]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J].教育研究,2003,(9).
  [2]Morrison E W.Rohinson S L.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226-256.
  [3]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
  [4]石若坤、张丽璇.构建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契约[J].教学与管理,2008,(1).
  [5]旷勇.心理契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6]李高东,刘士挺.论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J].岱宗学刊,2005,(12).
  [7]波特·马金,凯瑞·库帕,查尔斯.考克斯.组织和心理契约——一对工作人员的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