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成长。但是今天的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是适合教育者的教育,而不是致力于建构一种教育模式去适合作为教育主
生成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成长。但是今天的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是适合教育者的教育,而不是致力于建构一种教育模式去适合作为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教育不能把人作为客体进行塑造,而应是在人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使人得到新的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严格的制度管理和程式化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是一批批循规蹈矩的人,“听话、乖巧、顺从”成为评价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异化成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便于学校和教育的管理,当学生的行为与制度相碰撞时,我们在用这些制度去教育和处罚“出轨”的学生时,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生命成长。传统的力图把人“塑造”成特定形态的教育观念,其实质是使人“物化”。对此,约翰,密尔强调指出:“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它毋宁象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而生长和发展起来,”,”人是一种生成的存在物,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生成过程,教育活动关注的就是“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我们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要变革传统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原材料、把它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放到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统一产品的“塑造”模式,就要建构以罗素的质量主义为基础、适合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按照受教育者个人志趣、选择自然地生长的“成长”模式”,就要从学生的生命成长、生活世界、文化内涵的生成等多个向度形成结构化人学取向,将科学与人文教育、生命与生活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达到和谐发展之目的。
个人化教育需求的导引。从理论上讲,现代教育以培养自由、完整、丰富、和谐的主体人为目的,可从实践来看,现代教育的实际目的偏离甚至可以说偷偷替换了教育的应然目的,这固然有教育自身发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教育背后的整个社会利益结构使教育偏离了自身的目的。现代社会生产与社会形态的转变,使人的依附关系从自然依附转变为对“物”的依附,因教育具有实然的个人身份赋予功能,“教育身份”在陌生人社会里充当着最重要的标识手段。随着社会演进,不同阶层地位取得途径的选择对教育学历的认同日益加强,甚至发展到崇拜的地步。至此,教育不再是培养人、完善人性的途径了,教育成为一种控制人的力量了。马尔库塞曾论述道:“一个成熟的、自由的工业社会将继续依赖于引起职能的不平等的劳动分工。真正的社会需要、技术需求和个人之间的身心差别,使这样的不平等成为必需。”中国的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子女最终能够获得足够的“物”的力量,可见,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导致教育异化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个人在教育选择上的博弈,已成为教育发展向度的现实驱动力,教育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一直就是教育目的冲突的根源所在。和谐发展理念下。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齣需求必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教育的社会功利性价值诉求独占鳌头的时代即将结束,教育的个体价值诉求将实现复归,教育的个人化需求将呈现端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个性发展与完善的教育要求将得以彰显。人们接受教育不再简单地是为了获得一种身份和标识,而是回归其本真,成为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解放自我、实现个体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途径,显然,与技术——功能的视角相比,文化——个人的视角更能让人们认识到教育的十人生命的意义,为响应教育需求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应积极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克服教育追逐功利的单页性,不断推动培养模式变革,改进和提供个人化成长教育服务体系,导引个人化教育消费文化,形成个人化教育消费时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人化发展的教育需求。
要消解人和教育的异化,就应该牢固树立和努力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之目的,积极变革教育服务体系和培养模式,导引受教育者的多元化教育需求,鼓励他们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减少对受教育者的人性束缚和压制,才能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使他们有生命的尊严,才能使他们走向解放和自由,才能使教育重新走向自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