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理论视域内的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屠立达 发表于:2011-07-21 12:05  点击:
【关健词】尊重生命 教师 主观幸福感
(三)人际关系层面的因素 有研究者指出,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人际关系的好坏程度是事关教师职业幸福与否的最核心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保证。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应当有领导的关怀、同伴

  (三)人际关系层面的因素
  有研究者指出,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人际关系的好坏程度是事关教师职业幸福与否的最核心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保证。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应当有领导的关怀、同伴的互助、公正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等。由于教师与外界交往机会少,视野欠开阔,每个人都固守着一份矜持、自尊和清高,造成了不应有的人际障碍。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人的交往是教师职业的常态,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时时面对的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因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学生不尊重,同事之间因为竞争而导致的关系紧张,不能以诚相待,与领导意见不合,感觉不到公平公正地评价等,都会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进而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
(四)人生价值与自我发展层面的因素
  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是来自工资的增加、待遇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更多地来自精神的回报,来自他从教生涯中对学生、对周围世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做教师是需要去等待的,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因素也导致教师的成功具有不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甚至可能会带来过程与目标的不统一,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从而影响教师的自我价值判断和幸福指数。同时,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意愿,然而学校之中能够提供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确是相对有限的,当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时,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就会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
  (五)环境与制度层面的因素
  学校的环境通常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层面,本部分之中的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硬环境。众所周知,优美的学校工作与生活环境,能够给教师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消除教师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鉴于此,学校外部环境的建设,应该成为学校日常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学校的日常制度也会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充满民主氛围和人文关怀的学校规章制度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进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受。
  三、基于教师需要的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从定义上看,主观幸福感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需要情况的综合判断,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最为有效的切入点应该是教师自身的需要,这既是尊重生命理论的应有之意,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思路。
  (一)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制度建设
  高校教师群体是一种独特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他们有着较高程度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民主的向往是这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不喜欢被束缚、被管制,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强烈要求,可以说教师的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是关系到教师职业幸福感受高低的重要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发展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师民主权利的尊重,注重吸引教师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过程之中。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可以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内心的主人翁情感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指数。
  (二)尊重教师的生存权利,提升教师的物质待遇和薪酬水平
  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管理者、家长及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更是越来越理想化。但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物质需要。人的幸福的实现不能离开自身物质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如果没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人就无法生活,人的幸福也无从谈起。教师幸福的获得必须是先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地提升教师的物质待遇和薪酬水平。在这个方面,学校可以做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全面贯彻和落实绩效工资改革,从整体上提升教职工的薪酬水平;其二,设立专门的爱心基金,对于青年教师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第三,酝酿实施项目工资制度,将教师的物质收入与其科研工作密切挂钩,在提升教师物质待遇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尊重教师的发展权利,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平台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应该在于教书育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就笔者对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看,本职工作领域中的表现也是教师们普遍比较认同的幸福感指标和来源。然而对于教师来说,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学生的认同、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几乎都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基于这样的认识,高校在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入手,以专业发展带动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职业认识问题上的教育活动,转变部分教师的观念,逐渐使之转变将教育工作仅仅视作一种谋生工具的不良认识,树立起将教书育人视作一种生活状态的科学认识,从而增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教龄、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充分考虑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为其设定符合其自身情况的专业发展路径与目标,让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够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开展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送教师外出进修、举办各类比赛等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四)尊重教师的健康权利,创设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身心健康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最重要条件,针对高校教师群体普遍身心健康状况堪忧的基本现实,学校在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尊重教师的健康权利,从身体和心理两个角度入手,确保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从身体角度上看,学校可以创设条件确保教师每天需要参加一定时限的课外活动,如健身操、羽毛球、跳绳等,这些活动很多时候都是与学生同时进行,一方面锻炼了教师的体魄,另一方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心理上讲,一方面可以注重利用校外的专家资源,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心理辅导讲座等方式,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诊治;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师资力量,设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通过定期开展活动的方式及时发现和预防教师群体性的心理危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