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变量及应对与干预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吴芳 余海军 发表于:2011-05-11 10:29  点击:
【关健词】孤独感;大学生;影响变量;应对与干预
随着孤独感相关研究的深入,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就大学生孤独感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整理和分析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孤独感的应对与干预策略,并就现有研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展望。

一、引言
  孤独感是一种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每个人都有可能与它不期而遇。尽管它在人群中那么常见,但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外的心理学家才开始着手对孤独感进行研究。在国外早期的研究中,儿童和老人的孤独问题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领域的拓展,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研究者曾报告,有四分之三的大学新生自我报告有不同程度的孤独体验(Cutrona,1982)。骆光林等人1999年对9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3.9%。孟晋(2002)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28.7%和17.1%的大学生实际处于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中,处于严重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的大学生分别占13.3%和3.9%。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如此高发的势头,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研究,帮助这个群体更好的应对孤独,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孤独感的定义
  虽然“孤独”一词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当中的流行语,但要对“孤独”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孤独有着不同的定义。在Schmit(1983)看来孤独是由个体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Williams(1983)将孤独感定义的关注点放在了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上,因此孤独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Woodward(1990)则认为孤独是指个人感到孤立和疏远,缺乏与重要的人、事、物的联系。
  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对于孤独的不同定义。黄希庭(2004)将孤独定义为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岑国桢(1996)认为孤独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的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李传银和许燕(1999)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尽管上述定义不尽相同,但其中还是包含一些共同点。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变量
  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有关变量的关系和其自身的结构方面。在与大学生孤独感有关的变量方面,大家感兴趣的主要是诸如性别、年级、学历层次、生源地、学科类别的背景变量和诸如自尊水平、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变量。
  有关的背景变量
  性别变量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但对此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孟晋,2002;余苗梓等,2007)表明,男生的孤独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而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认为女生的孤独程度比男生强烈。蒋艳菊等( 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以及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则认为性别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分歧。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及其孤独感总分方面,呈现出了彼此不同的差异。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并未发现年级与孤独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孤独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孟晋,2002;余苗梓等,2007),这与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骆光林等(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基本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而二、三年级相差不大。
  对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学历层次的关系,研究结论趋于一致。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表明,专科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孤独感与学生类别存在显著关系。而蒋艳菊等人(2005)发现,在孤独感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专科生的孤独感体验都高于本科生,而且在社会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方面,两个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源地的关系,研究结论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情景。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源地没有显著性关系,这与蒋艳菊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而李传银(2000)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学科类别的关系,研究结论也存在着差异。孟晋(2002)的调查发现,学科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但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显著高于文科男生。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发现,虽然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差别不显著,但体育艺术与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
  有关的心理变量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个体孤独的影响作用。刘娅俐(1995)使用UCLA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其结论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独感”。王晓刚等人(2006)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经常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孤独者又可能因为自己缺乏人际关系渴望一种归属关系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
  孤独的大学生往往会社交不足,而社会支持对于他们改变这种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关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发现(Weiss et al.,2000),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对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亦是如此,总体而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大学生孤独感体验越少(谭雪晴,2008)。国内的研究者(李娟等,2002)还进一步发现,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支持,但是感受到的支持确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