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是教师基本的常规工作,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常规的备课,个人认为其基本要求是: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很多教师备课时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把重心放在教学设计上;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而制定自己的方案,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没有很好的理解教材,理解别人的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往往会事倍功半。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所以我们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同时教材需要教师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备教材做到如下几点: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分布体系,了解本册教材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单元目标、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课时目标、课时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再思考教学设计,此时才不会南辕北辙,才能事半功倍。
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理解、解读上,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准确理解、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准确了,方向就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问题。在备课时间的分配上,理解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设计起码要达到3比7,甚至5比5。这样设计的课才能切中课标要求,在课堂中实施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下面结合几个例子谈理解教材。
例1:“圆的认识”本节课知识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理解、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掌握画圆的方法,就这些知识点。原省编教材是画圆入手,让学生随意画到圆规画,再到研究圆的特性。这里有几个问题;一、知识的上下位关系,学生应先对圆有个认识、了解特性,再画圆呢?还是先画圆,再理解园的特性?教材中的画圆起什么作用,就为介绍圆心、半径、直径吗?如果是这样,画圆是机械的,低年级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画圆不是也能画吗?都说这节课的内容太多了,于是省编义务教材编者去掉原来的对称。如果画圆作为技能要求和圆的特征认识的引入的话,是否也可以去掉本节课的画圆,提前学习,在本节课只作为旧知就行。而笔者认为画圆是作为对圆的特性、特别是对“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的深化和巩固,而不仅仅是一个技能目标。
按照传统的思路教学下来,学生对半径、直径不能很好掌握。原因在什么地方?一就是大家都从画圆引入,学生对圆的表象不准确,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表象,对“圆上”的理解不准、概念不清。二是老师普遍认为半径、直径等属于描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不需要探究、是告知的。而学生却没有内化。判断题中出现:两端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很多学生认为是正确的,当然也存在学生审题不清的现象,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缺乏体验,是被动接受造成的。新课程义务教材人教版就是从理解圆的特性再到画圆的。就能很容易理解教材现在为什么怎么编了。
例2:老教材原有这么一道题:一个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对这道题老师们有不同意见。认为是错误的老师,他们的理由是书本上的原话:一个既约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材在“分数”前面加“既约”,而本题没有“既约”两字那是错误的。认为正确的老师反驳:你能举出一个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反方:十分之二十化成小数是多少?正方:十分之二十化成小数是2,2.0或2.0……,反方:2可以看成有限分数吗?正方:2可以看成分数,2、2.0都是十进分数。所以“一个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是正确的。
一道判断题引起了老师的广泛兴趣,通过讨论大家亮出观点,进行辨析,搞清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断章取义。单单因为书上说:一个既约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现在题中没加“既约”两字是错误的。这样机械的去理解教材、这样机械的去教学往往把学生教得不会思考。同时我们在反思教材的结语是否有不妥之处,“既约”两字是对谁的限制;后半句“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不加“既约”两字是绝对错误的,而前半句是不需要加限制的。搞清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对上面这道判断题的争辩。那么,教材的结语是否需要修改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材为何在前面加限制,而不在后半句加限制呢?教材可否改变成:一个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既约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含有其他素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是否可行,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3:“平均数”一课,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很明确,重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各部分同样多,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平均数。以往的教学较少关注“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大多是为求平均数而求平均数,关注计算方法,力求通过不同方法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平均数”主要凸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平均数的真实含义,掌握用不同方法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平均数问题。把它放在三年级“统计”这一单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量,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水平,它的价值是用一个量来表征统计数据的总体水准,并应用它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合情的推测。既可以用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能清楚地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基于对平均数的理解,在教学中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事例,初步理解平均数,知道怎么求平均数。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方法,能从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悟平均数的意义;重在理解平均数在统计意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