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美术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学生程丛林,创作了一幅能唤起一代人(或许是几代人)历史记忆的题为《1978年·夏夜》的油画作品。画面上,初夏夜晚的教室里挤满了各色青年,他们如当下狂热的追星族一样,眼睛里充满无限的期待和渴求,只不过他们期盼的不是明星和偶像,而是在那个年代显得特别神圣的称作“知识”或“文化”的“圣物”。画幅中年龄殊异的“朝圣”者们,狂热而庄重,如饥似渴地祈求获得那通向获取“圣物”之路的门票。…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受益于社会变革所提供的条件,造就了大批精英人才,这些人才作为变革的成果又成为了推动变革的中坚力量。艺术教育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发展,无论是在招生人数、办学类型、专业设置,还是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甚至治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型艺术逐渐替代纯艺术成为学科主流,设计类专业成为了中国高校发展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一、国内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的现状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从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逐步发展,艺术设计到1998年才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核准的学科名称中,至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总共不过二十几年,其存在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惊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日渐频繁,极大地推动了建造业、制造业、娱乐业及传播行业的发展,相关方面的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国家为适应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高校实行扩招,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艺术教育更是以自主招考的招生模式,成为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由于艺术教育的投资弹性大,教学标准较其他学科松动,招考报名费和学费收入又非常可观。于是在市场、政策、效益的三方推动下,在全国掀起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热潮,原有的美术院校、师范院校连年扩招,从来没有开设过艺术专业的各类型院校也都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
根据2007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收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院校共1125所,占全国1909所各种类型高校总数的58.93%,有些省份的比例达到8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粗略估计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不下60万人,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2.2%,这说明我国已是世界上艺术设计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大规模不等于高质量。尚未成熟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庞大规模的重负下能否保障输出人才的质量,成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扩张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办学中存在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
1.基础条件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开办艺术设计学院(系)的高等院校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美术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各种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这些院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参差不齐,都各自存在相应的问题。老牌的美术院校扩招后,原有的资源配置已无法满足学生数量增长的规模需要,教学空间严重不足;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公益性逐渐丧失,受商业利益驱使新增了许多热门专业,但教育模式一味参照美术院校,丧失了高师艺术教育的专业特色;理工类院校艺术教育办学历史不长,强调依赖学校的理工科背景,过分注重应用而忽略了艺术素质的培养;综合类院校艺术教育则教育理念模糊,常把艺术设计专业与一般文科同等对待,过份要求外语和计算机等认证反致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还有一些不具备培养艺术人才基础的院校,出于利益的驱使,不顾自身条件设置艺术院系,且没有经过很好调研及论证便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其教学经费、硬件设施、师资数量等等条件都尚不具备,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又缺乏相近学科的支撑,结果直接导致毕业生素质低下就业困难。
2.师资结构存在缺陷
国内各类型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中,除少数美术院校及师范院校经过多年传承积聚了一支以传统美术教育为主、工艺美术教育为辅的核心的教师队伍外,而对扩招之后新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各种独立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师资的不足及教师队伍的“非专业化”问题尤为突出。不论是那种类型的院校,原有的较为资深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接受传统美术教育出身的,他们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理解都存在偏差。仍以传统美术的教育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并没有遵循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从事教学。而为了缓解扩招带来的师资紧缺,不少院校突击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大量增补的毕业研究生,他们虽具有扎实的设计专业知识技能,却缺乏针对教育科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往往造成传授上的困难,无法顺利地将知识技能授予学生。
3.专业评价与监控体系仍在探索中
当前的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建设尚不完备,未能形成独立的、科学的专业评价与监控体系。基础理论及各门专业课程的配套教材未有规范,专业教学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不足,培养内容和目标没有明确标准,全凭各类型院校自由发挥,缺乏办学特色。教育思维与模式仍大部分套用工艺美术的静态目标培养方式和强调表面技艺的评价标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培养。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没有考虑艺术设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没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4.学生素质下降
自扩招以来,为取得一纸文凭而报考设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考生中部分人对于艺术根本毫无兴趣,有些甚至是外界压力使然,被动应试。他们只通过突击型的应试训练便直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甚至学习态度都有待加强。同时,历年美术高考的模式僵化,套路单一,从内容到形式都只为应试服务,忽视考生的基本素质甄别,是导致这类学生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种种,是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办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中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