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编校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应对策略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金桂琴 发表于:2014-12-01 13:57  点击:
【关健词】高校校报 编校 常见差错 应对策略
【摘 要】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我们不仅要重视其新闻宣传效果,更要重视其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提升校报整体质量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自媒体浪潮冲击下,高校校报要站稳自己的阵地,编校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试就高校校报编校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应对策略做一探讨。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54-03
  高校校报的出版包括策划、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环节。其中编辑是基础,校对是关键。高校校报的稿件,无论是消息、简讯、通讯,还是文学艺术类稿件大都出自学生之手。大学生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写作能力,但他们的专业背景不同,也缺少实践锻炼,再加上其对高校校报性质不了解,对采用稿件的要求不清楚,因此,在文章的体裁、题材、主题提炼、语法规范,甚至是标点符号运用等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校报编辑在编校稿件的过程中就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精雕细琢,咬文嚼字,严把质量关,提升校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 校报常见的差错
  笔者在校报做了多年编辑工作以后,感觉到编辑工作其实是与“错误共舞”的。其他的不说,只就文章的修改和校对过程就是不断勘误的过程。如果我们归纳一下已经见报的差错,就可以发现这些差错除政治性差错和事实性差错外,主要是语法差错、语言文字性差错及标点符号差错等。
  1.语法差错
  校报经过多年的发展,编校质量不断提高,差错率不断下降。但有些稿件仍然在文字叙述上出现用词不当、语序颠倒、词不达意、欠通顺,或内容上有差错、遗漏,或论述不够清楚、逻辑混乱,或结构、层次不够合理等现象。这些都有待编辑在编校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加工工作加以规范、补充和完善。
  2.语言文字差错
  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复杂性、网络语言及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的影响,校报上的作品虽然出自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作者之手,但依然会出现错别字。最常见的是“的”“地”“得”不分。还有如老俩(两)口、穿(川)流不息、义无返(反)顾、美仑(轮)美奂、再接再励(厉)(括号中的为正字)……错别字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校报的质量和水平。这就需要编辑在通读的基础上再点读,真正做到字斟句酌。其次,是成语的误用。成语是长期习用的,意义上整体化、结构上定型化的固定词组。但有的人为了追求语言的新、奇、特,常会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小沈是我青梅竹马的旧友,以前我们像亲兄弟一样在一块玩。“青”本是形容男孩女孩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这里用来形容两个男孩亲兄弟般的关系,显然形容不当,是错误的。还有就是任意改变结构、增减或调换成分造成误用。例如,枉费心机(心机枉费)、八两半斤(半斤八两)、好景无常(好景不长),括号外的成语被改变了结构或成分,都是错误的或不规范的。例如,他,叫大林,人高马大的,姑娘们喜欢接近他。不因求全而责备,不因小过而废之。“牛高马大”中的“牛”窜改成了“人”是生造成语。“求全责备”中间插入了“而”字,把它拆成“求全而责备”。其实,“求全”与“责备”意思相同,两者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3.标点的误用
  标点符号误用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引号、省略号、分号、顿号等的误用。例如,这二、三天时间里,来了二、三十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共栽了七、八百棵树。“二三”“二三十”“二十七八”“七八百”都表示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顿号是多余的,应删去。表序列的词语、字母或数字后面误用了顿号。例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这些序号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并列使用的引号之间、书名号之间的顿号一般可省略,但书名号后面若有括注成分等,顿号则不能省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书名号之间可加顿号,为紧凑起见,也可去掉顿号。《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文学月刊》(靳以主编)书名号之间加了括注成分,书名号之间的顿号不能省。间隔号的误用,我们常见的错误是把间隔号误为下脚圆点号。如“3.15”“一二.九”。还有就是不必加间隔号的加了间隔号。如“六一”“五四”“五一”“十一”“七一”“八一”都不必加间隔号。省略号的误用,主要是在省略号之后又加了点号或与“等”“等等”“之类”并用,还有就是形状不规范,有的是3个连点,有的是6个下脚点。
  4.数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行文中局部体例的不统一和概数、约数的使用表意重复,出现多余成分。应尽量让同一句话、同一段落或同一页的数字体例一致。例如,该省从机动财力中拿出1900万元,调拨钢材三千多吨、水泥两万吨、柴油1400 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一句话中既用了汉字数字,又用了阿拉伯数字。体例不统一。“三千多”“两万多”都应改成阿拉伯数字。再如,来人50来岁上下。“来岁”与“上下”重复,应把“上下”去掉。
  二 校报出现差错的成因
  1.侥幸心理造成的失误
  高校校报采用的稿件,除了学生供稿,有些是向专家学者约的稿,有些是教师主动投递来的。所以编辑在拿到这类文章后,总会怀着侥幸心理,认为专家、学者、教授写的文章可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细心编辑校对。甚至在拿到文章后,既不校对题目,也不校对作者及单位,总觉得题目不会出什么问题。只是粗粗扫一遍,就拿去排、印,结果问题也就出现了。我记得在我校校报2007年第216期编陈育宁教授的《河洲踏青》这篇文章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这篇文章有4000多字。拿到文章一看,是大学者的文章,于是就一目三行地审读过了。结果报纸出来后,就有读者指出文中有错误,“自己”为“自已”。2006年第213期编化学化工学院杨天林老师的《北方的河流》。这位老师的文章写得也很好,拿到文章就看正文,看了没什么问题,就去排、印,结果问题也出现了,“化学化工学院”为“化学华工学院”。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可是由于存在侥幸心理,使得这样的低级错误出现在读者眼前,严重影响了校报的质量。

      2.自以为是心理造成的失误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