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太极拳学生课余练习所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刘烨 发表于:2010-08-23 10:12  点击:
【关健词】教学改革;学生;研究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和方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太极拳,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前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和方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太极拳,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太极拳在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高校大学生太极拳活动的发展对策。
  二、当前高校太极拳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课与课余体育活动脱节
  现代体育科学已经证明,要想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必须要有科学的活动方法,其中活动的频度为每周至少3次,最好是每天活动1次。而我国高校普遍是每周1次(2学时)体育课,这就是说,只靠体育课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活动要求的,必须依靠课余体育活动方可实现科学活动、增强体质之目的。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并且与全民健身接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高校课余太极拳活动工作,并把它列入整个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体育课与课余体育活动的脱节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播速度慢、渠道狭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大学生课余太极拳知识来源以体育教师、朋友或同学为主。传播渠道狭窄。体育教师是课余太极拳活动的主要来源,通过朋友或者同学传播也是课余太极拳知识的主要途径。这种形式具有传播速度慢、传播渠道狭窄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借助和发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课余太极拳活动在高校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使太极拳更好地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是值得我们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参与活动人数少,活动项目单一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有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极剑等。各式太极拳各有特点,总能有一种太极拳适合个人去练习。通过走访得知,活动项目单一是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形成课余太极拳活动项目广泛参与的局面。这与学校体育课开展的情况有很大关联,教师队伍中会太极拳的人数太少,理论课开展太极拳的教学太少,学生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不了解,更不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以至于出现了学生课余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少,活动项目单一的情况。
  (四)课余太极拳活动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普通高校课余太极拳活动整体水平较低,课余太极拳练习者的太极拳知识主要来源于体育教师或朋友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校内的太极拳活动较少,比赛、表演较少,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学生参与表演、比赛交流的人数少,使太极拳健身功效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极拳练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普通高校课余太极拳活动的健康发展。
 对于高校太极拳学生课余练习所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五)缺乏学生体育社团的有力支持
  目前,很多大学生课余太极拳活动大多是个人的自发行为,缺乏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访谈得知,各学校体育主管部门、武术协会等较少提供太极拳健身知识讲座、专业技能指导、各种表演或者竞赛活动。因此,活动点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加上理论缺乏,运动损伤也时有发生,使活动者活动身体的初衷无法实现,不能引起活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太极拳在高校课余时间的开展。也由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还处在初建和尝试阶段,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还不健全,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受客观条件限制等,使得众多学生不了解体育社团的性质和作用。
  (六)学校开展活动较少,缺少活动氛围
  由于这几年高校扩招,学生的增多,使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加大,教师忙于教学已经比较辛苦,对学校课余体育的管理有所疏忽。但是,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保健性和表演性的优秀民族传统项目,表演和比赛开展的却相对较少或得不到开展,不利于它的普及和推广。活动开展少,没有活动氛围成了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太极拳活动开展的一重要问题。
  三、高校大学生课余太极拳活动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组织管理、建立沟通机制
  学校要支持和引导学生成立学生社团等,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安排专门的教师给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制定和完善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宏观控制。有序化的制度要与学生自发性的课余太极拳活动相结合,给与充足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在一定的管理制度下,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渐对太极拳活动产生兴趣,使其课余太极拳活动行为变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从而养成课余太极拳活动习惯,实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可以成立大学生太极拳协会,各系成立协会分会,下设各单项体育俱乐部。要制定一整套课余太极拳管理模式,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师起指挥、指导、辅导、协调等作用;各体育协会、协会分会、以及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系统,系、班级、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发挥组织参与的主体作用。上下协调,建立沟通机制。
  (二)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大学生是具有自己思想的知识型群体,也是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殊群体,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对太极的认识还不能令人满意,说明太极拳在高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具体如何宣传,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宣传。例如校报、海报、媒体、校园网络资源、讲座、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开展体育咨询活动等等。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太极拳教学片上传到体育健身栏目里,实现资源共享。这些宣传要持久、持续才能感染大学生,使他们感知太极拳的魅力,改变原有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参加太极拳活动是实现强身健体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无形之中接受太极拳,充实自己的太极拳文化知识,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太极拳活动中来。继而为他们了解太极拳,参与太极拳活动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宣传的理想效果应该是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太极拳活动,并从太极拳活动活动中受益。
  (三)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太极拳辅导者的理论及技术水平
  为了使各太极拳社团健康发展,要积极培养太极拳骨干,提高太极拳活动水平。组织专业教师对太极拳骨干进行理论和技术传授与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练习者能够学到规范的技术和科学正确的健身方法,提高太极拳练习的健身效果。各社团除了进行培训外,也可定期举行各协会、俱乐部、活动点之间的太极拳学习交流和观摩,也可邀请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民间拳师进行武术表演、讲座和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多渠道、多途径的提高太极拳辅导者和练习者的理论及技术水平,推动课余太极拳活动在高校的开展。 对于高校太极拳学生课余练习所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