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2+1+3”办学模式中的“衔接”问题研究(2)

来源:nylw.net 作者:袁丽伟 发表于:2015-05-25 12:48  点击:
【关健词】“2+1+3”办学模式 中高职教育 衔接
承德市教育局确定2014年参加2+1+3实验模式的实验对象,高等职业院校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为市属、县区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验采取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使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实验班学习,

  承德市教育局确定2014年参加“2+1+3”实验模式的实验对象,高等职业院校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为市属、县区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验采取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使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实验班”学习,通过单独招生或者普通高考,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连读。学生总学习时段为2年(中职)+1年(中高职共同培养)+3年(高职),经考试考核合格后由所在中职学校颁发市教育局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通过参加合作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或普通高考,经录取取得高职院校学籍,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教育部注册的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三)教学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要分别做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同构和衔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参加实验的中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授课计划和实习计划,避免专业理论课程脱节、重复,实践技能倒挂等问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实习条件差等问题,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前往合作办学的高职学校进行教学。为进一步推进合作办学机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4年选派28名优质教师赴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对口支援,外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给中职学生灌输正确的理念,使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更高的目标,努力完成科研任务,通过专著、个案、学报专栏等成果形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参考意见和建议。
  (四)招生与就业街接
  “2+1+3”办学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的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模式,不再是原来的“中职+高职”,两者共同建立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课程重组、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目的是探索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形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优势互补、协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格局,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这种衔接包括招生及就业的衔接。
  该模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实验班”招生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春季入学并完成在校两年学习任务、即将进入第三年顶岗实习阶段的三年学制学生。入学考试是中职学校的总结性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2+1+3”入学考试,正确地发挥选拔、评价、检测、导向功能,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需要。
  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中职学生完成“2+1”的阶段学习后,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差、急于就业等因素放弃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因此,在2年(中职)+1(中高职共同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有学历提升的求学愿望。
  在就业衔接上,“2+1+3”办学的前三年教学要考虑不能或者不愿升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要保证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教学质量,经高职学习毕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
  四、结语
  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实验工作的开展,打通了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开辟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有利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将继续先行先试,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不断研究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春华,高壮峰.关于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方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4(1).
  [2]赵春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评价模式分析与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刘静,杨正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郑蔼娴,朱守锂.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2011(4).
  [5]徐静鏐,乔刚.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
  作者简介:
  袁丽伟(1983-),女,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园林、职业教育、招生研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