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语音体系发展与大学语音教学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苏岚 发表于:2011-05-05 12:34  点击:
【关健词】Gimson体系;英语语音体系;大学语音教学
通过回顾现代英语发音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其在国内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对A.C.Gimson的英语语音体系发展和变化及其在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强调我国语音教学和英语音标系统规范的重要性,以期对我国大学语音教学有所启发。

英语标准发音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在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在本世纪20年代选定了以Jones为代表的英国英语标准发音作为教学发音规范,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自1977年,Gimson独立承担编辑的EPD14版问世。我国的语音教学中,学者大家采用的音位体系都各不相同。1985年,我国学者许天福就呼吁"中国的英语教学业应紧紧跟上RP的变化,不要停留在琼斯的体系上,而是应该适应吉姆森的新体系(许天福1985:63)。笔者试从论述Gimson语音体系的与Jones体系相比的科学性,阐述我国大学语音教学中应向新体系转轨的重要性。
  一、英语语音体系的兴起和发展
  1755年出版,由Samuel Johnson编写的《英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标志着现代英语标准语的正式开始"(李赋宁1991:323)。”标准英语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RP)来源于英国等级制度,上层社会一律要服从标准口音,模式口音能反映一个人的社会、教育背景和出生地,也可以通过英国人讲话的口音来判断其所代表的社会等级。这种被认为不带方音的口音在维多利亚时代获得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优越地位,赢得了“皇家英语”的美誉。在各地公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讲RP成为其学生的必备条件。
  现代英语标准语音体系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理论大家,这三个时期分别是: 1)Henry Sweet时(1877-1917);2)Daniel Jones时期(1917-1967);3)A·C·Gimson时期(1967至今)。
  Sweet是现代语音学、现代英语音位理论与音位体系的奠基人。Jones是国际公认的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语音学家。于1909年出版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英语语音》、1917出版An English Journal of Pronouncing Dictionary《英语发音词典》(简称EPD) 和1918年出版的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英语语音学纲要》, 为英国人和外国人学习英国英语标准发音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范例。当1917年EPD第1版问世时,Jones把他那本词典所记载的语音模式称为Public School Pronunciation,从1926年第三版起改为Received Pronunciation(RP)。
  20世纪60至90年代,经历了Jones理论高峰之后,60年代初,Gimson依据广泛的语音调查,修正、宽化了Jones的RP定义,使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和地域基础,更为大众化,更能真实反映英语发音现状。代表作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于1962年出版,书中广泛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最新研究成果阐释自然交际中的音位变体,标音向学习者提供有关音位发音的大量知识(特别是音质与音长之间的关系)。Gimson在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中,对英语发音标准、音位体系及音标体系作了认真而慎重的选择,在英语语音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张凤桐1998)。1963年,Jones由于年事已高,EPD的改编更新工作托付给Gimson进行,于是1967年EPD13版问世,这本词典呈现出由Jones体系向Gimson体系过渡的趋势。
  1977年,Gimson独立编辑的EPD14版问世。他根据英国社会与语言现状,宽化、更新RP定义,对EPD进了全面修订。从此, 以Gimson为代表的普通型RP体系在英国和世界范围内, 进入一个广泛普及并得到最后确认的阶段。它象征着英语普通型标准发音体系从音标到理论在英国本土取得了全面的统一, 赢得了规范地位(张凤桐1998)。
  二、Gimson音标体系的发展
  Gimson音标体系自1967年建立到1997年第十五版修订历经30年时间,较之前人研究与其早期研究相比都有重大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Gimson用表示音位的符号/ /代替描写和记载音位的严式音标符号[ ],用其将音标与普通书写区分开,这也是Gimson广泛在其著作中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最新成果的来阐释英语音位变体的体现。
  其二,反映在元音音标的修改上。首先,Gimson意识到元音中音质的区别,于是在十四版中增加了几个符号来描写出元音中音质和音长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处于原有音位上的长短音区别。再者,某些元音发音部位前移,由原来的前人划为的后元音变为中元音。EPD第十三版,便将其舌位标在“舌中部偏前”,属“中元音”了。EPD第十五版在其前言中说:“将来可以考虑选用别的符号”。最后,在绝大部分弱读后缀中,如:-ity,-ate,-ily。EPD第十四版同EPD第十五版在出版时间上前后相差二十年两者在处理该类问题上的差异不代表不同的语言观,而是体现了音变的过程和速度。
  其三,将前人的48音位体系改为44音位体系,去掉了4个破擦音[tr]、[dr]、[ts]、[dz],突出了实用性,使英语语音体系更为精准和科学。
  三、不同英语语音体系在国内的应用及影响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英语语音也不例外,英语学习应该反映英语发展的最新面貌。从清末开始,我国历届政府,重视全国性教材编审,编委会制定英语教学大纲、统一课程教学目标,对英语语音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解放前,我国语音教学就注意紧跟英语标准发音的变化。林语堂(1947)认为:在中国进行英语发音教学,最好的办法是以国际音标宽式注音为依据,因为这是最简单、最科学的方法。
  我国解放后的英语教学有三种教材,在英语语音教学方面具广泛影响;1956年陈琳、杨树勋、王光宗编写的《大学英语课本》、1959年葆青编写的《英语语音简明教程》和1962年许国璋主编的《英语》,,遵循Jones 1956年第4版《英语语音》和11版《英语发音词典》体系,以国际音标宽式注音代替牛津音标或韦氏音标,大体规范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语音教学,为巩固和发展RP的教学成果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采用的仍是基于Jones的不同语音体系,且几者的体系虽音系框架大致一致,但又各不相同,以致产生了十多种语音教学体系。
  自1977年EPD第十四版问世以后,经历了70多年的教学实践之后,1993年,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和1994年出版的黄源深、杨祖辉主编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材English是我国EPD14的出版物。我国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承担了为国家培养高级英语人才的任务。为了实现英语语音体系转轨并进而建构我们自己的语音教学体系,有大批学者为新教材的编写付出了多年努力,但各教本的观点在保守型和普通型RP之间,处于某种过渡状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英语之前,中学英语教材、大学教材以及辞典中的不同音标体系给学习英语造成极大困惑和负面影响,这无疑是违背英语发展规律,逆语言潮流的作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