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费用的演变及合理性探讨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胡友娇 发表于:2010-10-09 11:30  点击:
【关健词】管理费用;演变;合理性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2年我国通过“两则两制”改革,实现了会计模式的转换。本文以1992年会计改革作为切入点,研究会计改革中管理费用的演变,梳理管理费用具体内容的演变,对管理费用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演变内容进行合理性探讨。

 一、管理费用演变的3个阶段
  
  管理费用是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几经演变,管理费用核算内容有很大变化,但对管理费用这一定义未发生变化,本文以1992年会计改革作为切入点,根据核算内容的变化,将管理费用的演变分为3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1992-2000年):会计准则系统逐步建立阶段
  1992年,我国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使得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转变,走上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道路。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推出了“两则两制”: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形成了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1993年以后实施的行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管理费用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2. 第二个阶段(2001-2005年): 会计准则大力发展阶段
  鉴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为了克服行业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 第三个阶段(2006年至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阶段
  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呼唤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产生了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直接外部动力。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这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有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二、管理费用演变的内容
  
  1. 第一个阶段管理费用演变的内容
  (1)二级明细科目名称的变化的有:原“企业管理费——新产品试制费、技术研究费”科目转归“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科目;原“企业管理费——外宾招待费”科目转归“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核算。
  (2) 有些核算内容,在新的财务制度中作为费用项目单独列举,而“企业管理费”未单列项目;也有些核算内容,“企业管理费”中单设了费用项目,而新财务制度没有列出。但在新旧制度下,这些内容都应作为企业管理费用核算。属于这一类型的,“管理费用”中有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以及管理部门的物料消耗;“企业管理费”中有出国人员经费、仓库经费、警卫消防费、上级管理费,以及管理部门的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保险费。
  (3) 原“企业管理费”中部分项目转归其他科目核算。利息支出、汇总损失、金融手续费等由新设期间费用科目“财务费用”专门核算;试验检验费、设计制图费和车间分厂的差旅费转归“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材料采购时发生的运输费,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转归“材料采购”科目核算;销售退回发生的运输费、产品三包损失转归“产品销售费用”核算。
  (4) 原不在“企业管理费”科目转归“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原先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的劳动保险费转归“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原先在“销售(销售及其其他费用)”科目核算的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等转归“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原先在“车间经费”科目列支的在产品盘亏和毁损转归“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原先的“待核销基建支出”(即开办费)不计入成本费用,只在以后归还基建借款时核销,现在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以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摊计入“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5)成本计算制度的重大转变:用国际通用的“制造成本法”取代“全部成本法”。这个“全部成本法”只是对1993年以前使用的成本计算制度的一种称呼,不同于西方会计中的“全部成本法”。
  2. 第二个阶段管理费用演变的内容
  (1)原先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的“开办费”转归“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开办费原先视为企业资产,采取摊销方法计入各期损益,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自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损益,计入管理费用。
  (2)原先不予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归“管理费用”核算。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之前,由于存货严重积压而使账面价值低于市价的减值部分未予确定,在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非可变现净值。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确认存货跌价,并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影响“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变动。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等过去均由国家统一规定。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对固定资产价值磨损的程度以及无形损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企业的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同时规定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单项计提减值准备,影响“管理费用——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变动。
  (5)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无形资产入账后,为确保该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预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比如,相关的宣传活动支出。由于这些支出仅是为了确保已确认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预定的经济利益,应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6)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变化,影响“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变动。原先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多种,比如直线法、加速法或其他方法。《企业会计制度》为简化会计核算,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在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将无形资产的残值假定为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