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李梦阳诗论的变化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杜颜璞 发表于:2014-09-11 13:21  点击:
【关健词】李梦阳;文学复古运动;创作实践;诗歌理论
摘 要:李梦阳是明朝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努力寻求文学新的出路,希望能改变明初文学萎靡不振的局面。他的诗文理论经过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最后,他认为民歌是表现自然美的真正诗歌。李梦阳的诗文创作、诗歌理论丰富了我国的诗文理论体系,是值得大家探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李梦阳的复古主张和早期的诗学理论
  早在宋末,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已主张学诗写诗应“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到了成化弘治年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以及文学本身随着这种发展而显示出种种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文人认识到需要改变这种文学的现状。明人学诗、论诗有着强烈的古典情怀,明代诗学以古典主义思潮的汹涌澎湃为基本特征,其复古意趣的形成既出自于士大夫重振汉文化的历史使命感,也来自于对恢复古典审美理想的强烈诉求。李东阳认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者,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他首先在诗论中提倡“格调”,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想要改变当时萎弱文风。在弘治年间崛起的李梦阳等人在前人的影响下,高举复古的旗帜,积极探索文学的发展道路,寻求新的文学出路,而且李梦阳对李东阳进行了选择性的继承与创新。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明史·文苑二》“李梦阳传”言:“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李梦阳认为“宋儒兴而古之文废”,“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提出近体宗盛唐,要学习秦汉文,盛唐诗,使人们了解那些富有激情,昂扬进取,气度恢弘的作品,希望能够纠驳明初以来那些僵化单一冗沓的诗风。这些做法显示了李梦阳的文学审美的自觉性,也显示了他注重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对于当时的文坛是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如何复古的做法上李梦阳的见解一直受到争议。李梦阳做诗非常重视“调”, 这主要指诗歌音调的和谐完美。而且,他非常注重写作方式,曾在《再与何氏书》中指出:“古人之作,其法虽多端,大抵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此予之所谓法,圆规而方矩者也”等等。这些归纳起来,统称为“法”。李梦阳的诗文复古强调诗歌创作中的“法”,他认为“诗文有不可易之法”,“作文如作字,欧、虞、颜、柳,字不同而笔同”,“文必有法式,然后中阶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自作也,实天生之也,今人发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要“尺寸古法”,“能守古而尺尺寸寸之”,又主张“高古者格,宛亮者调”。这就要求使人在写诗时要做到 “格古、调逸、气舒、句诨、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由此可以看出,李梦阳是极力倡导遵守写作法则的,这种法则是做诗的具体方法准则,法规,比如说诗文的韵律结构,篇章布局都要遵循古范,认为古人作品的结构,修辞都有一定的法式,要严格遵守。可以称之为“词工”。这种要求对诗人的束缚太多,过于注重形迹,过于刻板。李梦阳的拟古,过于循规蹈矩,提倡句模字拟,强调“开阖照应,倒插顿挫”的成法,过分强调了从格调方面刻意模拟汉魏、盛唐诗歌,甚至将一些结构、修辞、音调上的问题视为不可变动的法式,鼓吹“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摹临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这种要求导致了“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的问题,造成诗词“情寡词工”的局面,否定了文学应有独创性,无法真实自由充分的表达出诗人的真实情感,也无法还原挖掘生活的本质面貌,以致于发展到后来造成了模拟成风的局面。
  《明史·何景明传》说“梦阳主摹仿”,七子之一何景明也指出他“追昔为诗,空同子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仆则欲富于材积,领会神情,临景构结,不仿形迹。”嘉靖初,诗人薛蕙与杨慎论诗,就认为“近日作者,模拟蹈袭,致有拆洗少陵,生吞子美之谑”, 李开先也提出“西涯为相,诗文取絮烂者,人才取软滑者,不惟诗文靡败,而人才亦从之…”
  李梦阳不仅在诗论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这种观点,而且在其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明显显示出来这种“情寡词工”的模拟特点。李梦阳在《张生诗序》中提出了“唐诗最李杜”的观点,他有许多诗文模拟痕迹明显,缺乏真实的情感。他的一些乐府诗甚至是将前人作品变动几个字而视为己作,这更使他被冠以剿袭的罪名。由于他前期的“情寡词工”的诗学思想的影响,李梦阳过分注重法度格调的创作规则,无法摆脱拟古的窠臼,陷入了剿袭模拟的泥潭之中,造成了诗文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割裂。而且他的作品中有公然标出“效李白”、“效初唐”、“效杜甫”、“效陶渊明”的诗作。
  二、从李梦阳生平试析其诗论变化的原因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早年号召复古,力振风雅,对于复古手法据理力争,甚至还与何景明在如何学习古人的方法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即著名的“李何之争”,但是其心态至晚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晚年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李梦阳晚年提出“真诗乃在民间”之说,对自己以前写诗模古过甚,过于刻板的做法进行了自我批判,对自己“情寡词工”的写诗态度进行了自我反思。从“情寡词工”到“真诗乃在民间”这是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 决非一时一地所发生的升华和飞跃。他晚年心态的这种变化,跟他的生平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梦阳出身寒微,但父亲李正是一位正直耿直的学者,《空同集·族谱.大传》中说到:“然余又闻公至向学,往贫妻时,受诗于合水韩公,尝大雪,公单衣曳破履行,尝夜行归,雪甚,庐萧然无烟也。礼曰:伤哉!贫也。今子孙丰衣足食……”,这充分描写出了李父的不畏生活艰辛的刚强品格, 李梦阳深深受到其父的影响, 他为人犟直,有着嫉恶如仇的强硬态度。弘治五年,即李梦阳二十一岁时,成为陕西乡试的第一名,次年成进士。但当年其母高慧去世,两年后其父又去世,亲人接二连三地去世对于年轻的诗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对于希望能够早日能够为国效力,发挥自己才能的有志青年来说,一直丁忧在家,未授官职的生活也使得李梦阳倍受打击。李梦阳直到二十七岁时才拜户部主事,当上了一个正六品的官员,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而李梦阳的耿直不屈,嫉恶如仇又使得他的仕途经历极为不顺,经历了多次的打击,数次入狱。弘治十四年,入仕不久的李梦阳在监税三(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