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形神观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影响(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李兰 发表于:2011-03-13 14:03  点击:
【关健词】《庄子》 形神观 古典文艺
魏晋时期,由于世族势力的把持,政坛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人物品评制度形同虚设,逐渐远离政治功用的目的,进一步朝着具有审美意味的人物品藻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玄学的兴起,人物品藻也更多地受

  魏晋时期,由于世族势力的把持,政坛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人物品评制度形同虚设,逐渐远离政治功用的目的,进一步朝着具有审美意味的“人物品藻”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玄学的兴起,人物品藻也更多地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形神”之议也成为了魏晋玄学的基本论题之一。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中曾这样说:“神形分殊本玄学之立足点”, 而其主旨乃是“重神理而遗形骸”。玄学追求理想的人格本体,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和解脱,以虚静、玄超为最高的精神境界,明确地把“神”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神”成为魏晋人物品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人物的形色之美也只有渗透了精神性的内容才能为时人所重。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言:“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 魏晋品藻人物注重内在精神,对此,《世说新语》多有记载,如《赏誉》、《品藻》、《识鉴》、《容止》等,均用大量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士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潇洒的风度和卓越的神韵。
  人物品藻这一环节的作用在于将庄子所奠定的重神轻形的“形神”观从纯粹的哲学思辨层面引入到实践层面,把对人物的认识分为外在的身形面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两个方面,并提出了由外知内、由形征神、遗形取神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为“形神”观由人物论进入人物画创作论、由人物鉴识方法论转变为艺术审美方法论搭建了桥梁。
3、“以形写神”的形神观
  形神范畴如果局限于哲学、人物论领域,或许还无法成为中国古典艺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只有渗透于文人诗画领域,才能正式进入艺术审美的殿堂,建立其造型艺术的基础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多言“神”,在绘画领域提出“神”的概念的是晋朝的庾和,他的话记载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庾和在评戴逵所画的行象时说:“神犹态俗,盖卿世情未尽耳。” 意思是说画家耽于世俗的感情而缺乏超逸的品格,所画出来的画“神犹太俗。”这个观点不紧提出了“神”的概念,而且也提出了绘画中的“神”和画家主观的人格品质之间的关系。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他的许多论述保存在《世说新语》中。如《世说新语•巧艺》中记载了两则有关顾恺之绘画的故事。其一:“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其二:“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郎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家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就是说神要借一定的形来表现,但形又不是神,若囿于形则不能得神。这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在形神关系上的看法也比较辩证。南朝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说法,这其实和顾恺之所说的“神”是一致的。但比顾恺之更注重“神”而不甚重“形”,他认为作画“虽不备形似”,也可以“妙有气韵”。在评卫协的画时说:“虽不备形似,颇得壮气,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评晋明帝时说:“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亦有可观”,都体现了一种“重神轻形”的美学观念,但这种轻与重是相对的。在《古画品录》重的“画有六法”中除了强调“气韵生动”外还强调要“应物象形”和“随类赋采”,要求绘画描写物象时要提炼现实,用“形”与“采”去再现现实。宗炳在《话山水序》中提出了“畅神”的思想,肯定了自然山水既是有形有质的,又是“灵”、“道”的体现。他指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自然山水以千姿百态的形质显示着“道”的神妙,人可以通过“澄怀味象”而与“道”相通。宗炳接着分析:“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他指出,山水画作为对自然山水的描摹,虽然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它的目的却不在“形”、“色”本身,而在于传达出自然山水所蕴涵的“灵”、“道”和“神”。正是由于山水画可以“形”、“色”传“神”,所以他认为欣赏山水画可以使人精神涤畅、超脱于尘浊之外,简而言之就是“畅神”,与游真山水无异。唐代的“形神论”值得注意得是“意”得提出。“意”本身不是“神”,“意”是画家主观的构思和精神状态,“神”是这种主观的因素与绘画对象相融合产生的一种整体的风格。但是没有“意”的提炼的绘画很难具备“神”的品格。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了“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说法。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说:“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朝忽,风趋电急,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这里表达的正是“意”和“神”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张彦远在表达形神关系的见解较多用的是“气韵”这个概念,并且也有明显的重“气韵”而轻“形迹“的倾向。五代以后的“形神论”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命题,画家对形神关系的看法大都趋于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再多做梳理了。
  
   四、结语
  《庄子》“重神轻形”的形神观经过魏晋时代的确立,最终成为造型艺术的主要法则,并随着艺术创作的实践而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从“神主形从”的形神观到“征神见貌”的人物论再到“以形写神”的人物画、山水诗等直至最终追求形神兼备的形神观,经过一系列的理论环节转换,《庄子》形神观的内涵也才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并贯穿于中国古典文艺的核心主线,成为了指导中华民族进行艺术造型的重要美学原则。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