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级教学法培养大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动力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沈丽 发表于:2010-09-30 10:57  点击:
【关健词】分级教学法,教学质量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与实施缘由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   分级教学法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承认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个别差异的事实,并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三个类别或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另一种含义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

(二)分级教学法的实施缘由
  1、生源状况的需要
  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师范院校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生源质量下降不仅表现在学生知识基础方面,还表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行为与心理等方面。
  2、学生"学"的需要
  实行分级教学,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给学生增加更多的选择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愿望自主选班或对知识的需求取向成为可能,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3、教师"教"的需要
  分级教学为师范院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教师施展自身的才华,实现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转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二、分级教学法的功能
  (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不同的学习方向和层次上,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分级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分层"的机制,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本系学前教育专业在2009年度"专升本"考试中报名考试升学率为69%。
  三、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实施分层教学法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如教学目的的确定、授课内容和习题的按排都有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兴趣志向相适应,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出学生追求上进的内在潜力。
  (二)动态性原则
  实施分级教学法,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兴趣志愿等方面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学生所处班级的类别和层次,引入优进劣退的竞争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自愿性原则
  实施分级教学法,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兴趣志愿,而且还要耐心、细致深入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愿
  (四)因材施教原则
  在实施分级教学法中,教师不仅要多方面,整体的利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为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提供基础,而且要采用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的需要,又注意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
  (五)个性发展原则
  在实施分级教学法中,要以教育部对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使成绩好的同学升入本科学院继续深造,使成绩差的学生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并顺利就业。
  四、分级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一) 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以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社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强调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二)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强化教学监控
  采用"情景教学"、"做中学"等体现职教特色的课堂模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秩序的管理方面,由任课教师安排学生座位表,严格考勤制度,采用相应的课堂日志。在教学监控方面,定期召开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改进展情况。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各层次任课教师要根据本层次学生的实际,探索适合本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倡导应用适合于职业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如舞蹈、学前体操等应用性课程,要改革原来单一动作考试(终结性评价)这一做法,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考试成绩与技能坚定成绩挂钩。
  五、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分层是基础
  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结合学生参加专业课考试的各科成绩,参考学生毕业后的志愿,把同专业的学生分成两类并组班开展教学。对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毕业后有意愿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编排到A类班,把成绩较差、毕业后参加就业的学生编排到B类班。同时依据每类班级中学生存在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也可以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教师依据学生所处的类别、层次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二)改革教材是保证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主要学习资料,教材内容的起点要切合学生的基础情况,内容的递进程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满足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水平的要求,所以教材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A类班级可选用提高班教材,B类班级可选用基础版教材,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处理。可组织教师编写补充教材和讲义,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
  (三)建立考核评价标准是导向
  根据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求,建立适应不同类别和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A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适应增加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拓宽和加深。B类学生在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及简单应用的同时,加大相应课程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分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引导学生注重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还可在考试题中增加附加题,使同类班级中高层次学生脱颖而出。
  六、分级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该方法自二○○九年开始实验教学以来,为了比较该方法与以往常规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课题组教师同时开始进行探索试验。每位教师均率先确定一个"分级"教学法实验班,和一个常规教学法的对比班。且通过该方法的公开教学,多次研讨,不断总结提高等方式,使该方法逐渐成型。大家通过教学实践,一致认为在当前学前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分层次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