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性灵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加大。但中学的诗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诗词兴趣不浓,甚至有些学生在情感上排斥诗词。为保护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学教师应努力反省自己的教学,找出存在问题,探索解决方法。
一、存在误区
1.过于强调功利作用,减弱诗词美感
美籍教育家丹尼尔·科顿姆认为,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是无用的。“功利主义价值体系对教育的全面渗透是导致教育无用的首要因素。”[1 ]文学是唯美的艺术,一旦被套上了功利的枷锁,它就完全失去了美感。
诗词的价值在于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性,让学生领悟生命内涵,探索事物本源,生成自由精神。将诗词作为教化的工具,从文学作品中提炼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这绝不是诗词价值的全部,但这些又时时左右着诗词教学。
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中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认为贺知章《咏柳》诗后选的一篇赏析文章的观点阐释是无效的,笔者把“二月春风似剪刀”理解为诗人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孙教授认为这样的解读过分强调诗歌道德教化的作用,失去了它“本然”的美感。确实如此,对于诗歌的解读,如果套上教化的作用,再优美的诗情画意也会淡然无存。
2.过于体制化的教学,割裂了诗词的完整美
考试的试题结构也影响我们的教学,因为考试的需要,我们不得不以考点方式进行诗词的解读,而这种过于烦琐干瘪的讲解破坏了诗词的整体美感。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的考点作了明确的要求。大考点五个,分支分叉的小考点几十个。为了考试,我们不得不把唯美的诗词转化成应试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转化成知识点的传授。
教育的功利性是导致诗词失去美感的根源。诗词教学的体制化其实就是高考功利的集中体现。科顿姆不仅阐述功利性的教育是无用的,同时也进一步阐述了教育“无用而用”的理论。教育的“无用性”是指教育不仅关注眼前的功利作用,更要抓住教育的育人本质,进而使教育从无用变得有用。“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智慧的生成、精神的充盈;不应仅限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作的要求,更应满足人性的需求、生命的渴求。”[2 ]这种教育,在功利的角度看,似乎是无用的,但从人性的角度看,它又是最有用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过于格式化的、体制化的模式,从整体下手,找到诗词鉴赏的新途径。
二、突破支点
1.吟诵:恢复诗文活态
古代诗词并非自然的语言,涌不看不知道它的意义,不吟涌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吟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把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缓缓地表现出来,让人们好理解。吟诵对于诗词教学非常重要。非吟诵不足以表达“情动于中”之真切,非吟诵不足以显现古典诗文之精妙。吟诵是汉语诗文的活态。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把吟诵引进诗词教学的课堂。
然而,因为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不利等诸多因素,曾经闪耀过灿烂光辉的吟诵音乐眼见消亡。诗词文赋在传承过程中大多只留下了文字,并未保留它们的吟诵方式,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教学中做许多尝试。从某种角度说,吟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速度或缓或急、抑扬顿挫的朗诵;另一种是吟涌音调能符合音乐节奏,旋律感强,类似于配成曲的吟唱。
(1)不拘形式的朗读
朗诵人人皆可,根据读者对作品的不同感悟可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它适合用来表达刚强豪迈、率直自然的作品,比如李白、苏东坡、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像《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赤壁赋》等作品都非常适合朗读。在教读这类作品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放声诵读,形式不求统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诵读时,声带要打开,情感需投入,要入乎其中,找到自我与作品感情的契合点,情到深处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这个单元,教学重点就可放在朗诵指导上,一个单元学习完毕后,可举行一次朗诵比赛,在诵读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其实,“因声求气”,就是借助人物声音千姿百态的演绎,表达出诗歌内在的韵味和精神。
(2)合乎音律的吟唱
吟唱适合用来表现温婉绵长、含蓄内敛的诗词。比如李清照、温庭筠、李煜、柳永等趋于婉约的作家作品。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有许多作品都经过谱曲,可以吟唱,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温庭筠的《菩萨蛮》等,曲调优雅,音韵优美,教唱起来学生很有感触,非常喜欢。
有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前人虽未谱曲,却也非常适合吟唱。这类作品给了学生非常大的创作空间。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谱曲吟唱。还可用现代的曲调来填词。学生根据诗词的情感,自主选取适合诗词风格的曲子,或婉约或豪放,或凄伤或欢跃。慢慢的,学生学会用柔美的曲子唱婉约词,用豁达雄壮的曲子唱豪放词。这样一来,我们把歌声还给诗词,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还原:走进作者之情感
诗歌的意境最值得玩味,要想领略诗境之美,得还原作者之情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还原作者之情态,首先得还原作者生活的时代。王国维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欣赏诗歌,就诗论诗,终究难免偏颇,只有顾及全篇,顾及作者全人及他所处时代,才能准确的理解作品的意蕴。有些作品,不知人论世不能明其妙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的四首诗歌,要想读懂读透,知人论世是前提。屈原一心革新政治,却被保守派打击迫害,他却喊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内心呐喊。这种内心的苦痛,诗人借助《湘夫人》中执著、缠绵、哀怨的爱情悲剧折射出来。在《拟行路难》中,鲍照把自己深受门阀制度不公待遇的苦痛,通过委婉而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申诉了自己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不平之气。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为此奋斗终生,却半生流落他乡,妻儿离散,他把壮志无法实现的苦痛和对孔明的敬仰之情融合在诗歌《蜀相》里。(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