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掉渣”的方言与文化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沈于杨 发表于:2015-09-08 12:24  点击:
【关健词】土得掉渣;方言;文化
摘要:“土得掉渣”一语已成为人们常用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我们认为这种用法起源于北方方言。“掉渣”是与面食有关的用法。从这一语汇能窥测汉语方言词汇与历史文化间的内在联系。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很紧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如今再怎样讨论语言与文化的抽象辩证关系已没有实在意义,但挖掘日常使用的语言(如词汇)与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却是极有意思的事。下面就谈谈关于方言与文化的小问题。
  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见到这样一个画面: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国际航班还很少,在国际航班中配备的餐饮标准也较低。邓小平同志在与港商罗启民先生谈当时生产的航空面包掉渣问题时,突然说到外国人说中国“土得掉渣”是否缘于中国生产的航空面包。这只是影视剧中邓小平同志的玩笑话,但认真想想,邓大人的一个猜想确实提出了问题:虽然在使用普通话时几乎大家都会说、能听懂“土得掉渣”这个短语,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掉的“渣”到底是什么“渣”?这种说法首先是从哪些地方开始使用?
  二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词典》等常用辞书均没有收录“掉渣”,《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也不涉及这一用法。可见,学者可能认为“掉渣”只是一个短语,是由动词“掉”与名词“渣”组成的动宾短语,不是一个词。所以辞书中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词收录。其他不常用的辞书,只有白维国的《现代汉语句典》有关于“土得掉渣儿”的解释:<俗>土块不结实,易掉渣。这里的“土”实指土气,谓人没见过世面,土气十足。如:“你真土得掉渣儿!就会听邓丽君、苏小明,听过格什温吗?”(陈建功《鬈毛》)
  白维国把“土得掉渣”作为一条俗语收入,是没问题的。但对其释义似乎并不合理。首先是其“土块不结实”一语,意味着“土得掉渣儿”的“土”是“土块”,但“土”已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土块”,而是引申为“土气”。从词汇发展的角度看,应当是先有“土块”这种实在意义的“土”,再发展出“土气”意义较虚的“土”,最后才有“土得掉渣儿”这种俗语中的“土”。因此,白维国《现代汉语句典》对于“土得掉渣儿”的解释是不完全合理的。
  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中搜索“掉渣”一词,除表动宾短语的“掉渣”外,共有作为补语出现的42例。具体分析这42例关于“A得掉渣”的句子,发现“土得掉渣”出现最多,有37例,包括三例“土的掉渣”,毫无疑问,这里的“的”应当是“得”的误写。
  1、最近的几部大片,全土的掉渣,上面青山绿水的,不知哪个年代的帅哥靓妹在里面男耕女织过得挺舒服。(刘慈欣《三体》)
  2、26种土的掉渣的行为,看你有多少?(网络语料)
  3、你有这25种土的掉渣的行为吗?(网络语料)
  另外还有关于“穷得(的)掉渣”“硬得掉渣”“老得掉渣”等五例用法。
  4、在全呼村,没有富得流油的,也没有穷得掉渣的。而且在这种大体平衡的富裕结构中,钱最多的不是党员干部。(1995年人民日报2月份)
  5、说着,他走过来,递给我一块秫面饼。那饼硬得掉渣,但对我的胃来说,这是真正最充实、最丰盈的歌。(作家文摘1993竹林《命运的挥鞭》)
  6、他们聚集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和冷饮店,通过店铺里老得掉渣的黑白电视收看直播。(新华社2002年6月份新闻报道)
  7、这两个省都是穷的掉渣的省?怎么就这么多官员陷进去?这个道理直到到贵州当了书记我才明白。(汉风网络小说)
  8、看到也有很多人说《武林外传》格调不高俗得掉渣。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部戏,轻松,让人可以开怀一笑。(宁财神、李亚平《我们的时代需要笑声》)
  关于“土得掉渣”,找出了以下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9、安娜第一次听的时候礼貌敷衍,因为安娜觉得这种土得掉渣的故事充其量只能算滑稽,绝对不是幽默,实在没什么好笑的。(六六《王贵与安娜》)
  10、我敢说现在美国和欧洲相比,依然是个土得掉渣的国家。(王晓波《摆脱童稚状态》)
  11、乍看上去,这件作品是那么土,土得掉渣;这件作品又是那么粗拙简单,就是那么一堆黑泥,上方插上一颗黄泥。(1994年报刊精选)
  12、老卫也算山里的名人了,村妇的本性不移,走到哪儿也不怕土得掉渣儿。去长城饭店开会,把晚七点的会错当成早七点,天不亮就往城里赶。(作家文摘1996刘恒《老卫种树》)
  13、来自新疆的民歌研究者马莲认为,民歌不再是土得掉渣的民间小调,正成为优秀民族音乐元素而被商业音乐吸纳。(新华社2004年10月份新闻报道)
  从以上例子能获知,“A得掉渣”是作为一个形容词性短语出现的。它应当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用法,其形成时期可能距我们就几十年时间。由于其用例大多出自报刊,且都以汉语普通话写作,所以无法从其作者的方言判断这种用法的来源。
  “A得掉渣”这类用法首先应当是用于使用最普遍的“土”字,也就是由“土地”之“土”发展出“土气”之“土”之后凝固成一种构式,“得掉渣”就成为一种生动补语形式,表示“非常”“极其”。其他形容词如“穷”“俗”“老”也能进入这一构式中,“A得掉渣”这种结构就得以广泛使用。
  有人认为“掉渣”来源于广东话,是语气助词,表程度,理由是《鹿鼎记》里韦小宝的口头禅就是“掉渣”。这种说法太过于片面,“土得掉渣”这种说法应当缘于北方方言,理由如下:
  1、根据语感,大家总觉得“土得掉渣”应是北方话的俗语,最有可能是山东、东北一带。这种语感虽有些说不清楚,但肯定有其历史文化原因。
  2、“土得掉渣”也常用作“土得掉渣儿”,儿化用法是北方方言常用的构词方式(其中北京话和东北话用得最多),南方方言不常出现。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