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中的“味”与“美”(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余梦月 发表于:2014-04-30 11:42  点击:
【关健词】味;美;情;隐
三、味与隐 古人论文推崇含蓄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刘勰推崇的隐 与之相一致,追求创作的含蓄深邃、意远旨丰的玄妙之美。这种审美观与中国内敛兼并悠远的文化相衔接,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相呼应,形成了中

      三、味与隐
  古人论文推崇“含蓄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刘勰推崇的“隐” 与之相一致,追求创作的含蓄深邃、意远旨丰的玄妙之美。这种审美观与中国内敛兼并悠远的文化相衔接,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相呼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审美范式——对言外之意的追求。
  所谓言外之意,不仅指代实体的某种“意义”,而且更多的传递着一种空灵、悠远的韵味与感受。刘勰论“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其中的“重旨”与“复意”均指文章的双重旨意,在字里行间的字面意义之外还存在着另一层意蕴,另一番境界。
  (一)隐即中庸
  人在面对事物时,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要获得最佳审美感受,必须把握好审美的距离。距离太近就领略不了事物的整体美,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距离太远,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也便难以欣赏事物本身的美。因而属于中庸之道的“隐”便是远近之间的折中。“隐”既不过分夸大对事物的阐述与认识,也并非太过于直观的分析对象,很好的保存了事物的朦胧之美、留白之韵。在“隐”的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才能以最合适的视角欣赏审美对象,才能透彻的体悟到事物的其中之味,这一审美过程也品味到了审美对象的“味”。
  (二)隐即余味
  赞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意为深厚的文章隐含着繁盛的文采,不尽的余味曲折地包容其中[11]。刘勰认为,“隐”使文章深厚含蓄,耐人咀嚼、品味,具有“词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简而言之,“隐”的运用会使文章更有张力,更具想象力,进而使得行文更富余味。阅读文章就如同聆听天籁之音,余音袅袅 绕梁三日。
  《原道》中“符采复隐,精义坚深”以及《征圣》中“隐义以藏用”、“四象精义以曲隐”关于“隐”的应用都是作为定语来修饰对象,意为含蓄婉约。在《文心雕龙》开篇便揭示了“隐”作为修辞成分对文章的艺术形象和审美表现的重要程度。而在《隐秀》一篇中对“隐”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与论述,对如何做到“物色尽而情有余”提出了新见解。
  “隐”通过超越固定的文本与有限的表达,引申出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以及更为悠远的意境,带着欣赏者漫步于无边无尽的宇宙时空,好似梦游仙境般感受到一种无法溢于言表的大美,获得酣畅淋漓的审美享受。
  透过实的物,读者能够感受到虚的境界与妙处;透过写实的画面,读者却能窥测出无穷的意境与韵味。这就是“隐”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过程中为文本与读者提供“味”的感受与体验的嫁接之能。“味”就是情的含蕴隐约、耐人咀嚼、体味不尽的审美感受。“味”可以通过“隐”来实现,“隐”孕育在“味”的产生与过程中。只有含“隐”存“味”的文辞才经得起咀嚼,经得起品味,经得起读者享有不绝于缕、余味犹存的审美体验。
  四、总结
  美源于味,并在味中生成。不管是作为名词的韵味、旨趣,还是作为动词而言的体味、感受,“味”都是美的一种表现。文辞之“味”需依靠置情赋隐而实现:只有以情为本,置情于味,达到情物相生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有“味”的艺术品,进而得以实现“神与物游”的境界。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2.
  [2]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349.
  [3]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220.
  [4]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348.
  [5]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348.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委员会,1986.3126.
  [7]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369.
  [8]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58.
  [9]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92.
  [10]邹然.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J].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11]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459.
  参考文献:
  [1] 王志彬,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2013.
  [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 孔楠,《“隐秀”之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杨星映,刘勰论“味”蠡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5] 中国文心雕龙龙学会,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M].学苑出版社,2000
  [6]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余梦月(1991.10.6-),女,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传播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